(觀傳媒花東新聞)【記者劉百瑞/花蓮報導】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花蓮縣政府積極響應中央「2050淨零排放」政策,近年推動「淨零共利」作為核心發展戰略,致力打造永續宜居的綠色城市。花蓮縣環保局日前舉辦一場教育訓練課程,邀請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副署長簡慧貞蒞臨授課,為縣府團隊進一步釐清政策內涵與實務操作,強化永續發展推動能量。

本次課程聚焦於「淨零共利」的核心理念,強調不僅是減碳,更要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福祉之間取得平衡。簡慧貞指出,氣候變遷對地球資源與能源分配衝擊深遠,「永續」不只是口號,更是對未來世代的責任。她呼籲,相關單位應從源頭進行減碳,推動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的全面轉型,方能真正落實「共創淨零價值」。
縣長徐榛蔚也表示,花蓮縣早在2020年即設下「2025年前減碳112萬噸」的目標,並提前於2024年達成145萬噸減碳成果,顯示政策推動已見成效。未來將持續推進低碳城市建設,朝2027年達成224萬噸減碳邁進,使花蓮成為全國永續發展的指標縣市。

簡慧貞進一步說明,環境部自2022年起推出「淨零綠生活」政策,涵蓋12項關鍵策略,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亦同步推動能源轉型、產業升級與生活方式革新,期能實現「維持不成長的排放量水準」目標。她強調,減碳並非零排放,而是先有效降低,再穩定控制,以避免地球升溫超過1.5度,進而守護地球與未來世代。
花蓮縣府強調,將持續以「淨零共利」為核心,深化縣內永續發展行動,推動全民參與與產官學合作,讓花蓮邁向一座具備觀光魅力與環境責任的低碳典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