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語彙詮釋生命哲理與人際關係 蔡伊鈞個展「視覺重量」

(觀傳媒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藝術如何表現看不見的重量?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生蔡伊鈞,即日起至9月9日,在校內圖書館一樓舉辦畢業個展《視覺重量 V-WEIGHT》,展出10件結合視覺不平衡與物理平衡的雕塑作品,運用獨特的形式語言,詮釋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對話與張力,引導觀者進入一場關於存在、關係與感知的哲學思辨之旅。

雕塑語彙詮釋生命哲理與人際關係 蔡伊鈞個展「視覺重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視覺與重量的對話!大葉大學碩士生蔡伊鈞個展《V-WEIGHT》開展,10件雕塑作品展現平衡中的哲理美學。(記者陳雅芳攝)

蔡伊鈞大學時期便對雕塑產生濃厚興趣,選擇投入石材工房學習,並在造藝系副教授廖秀玲的指導下,逐步培養對材質與形式的敏銳觀察與掌控能力。他回憶說:「一開始從摸石頭、雕刻技巧學起,到後來學會如何在作品中融入思維,創作成為我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式。」

2012年大學畢業後,他曾服役並於苗栗三義成立個人雕塑工作室,累積多年的創作經驗。2021年為了深化藝術理論與實踐,他決定回到母校進修,透過研究所課程系統性整理創作歷程與思維,開啟更具深度的雕塑探索。

這次展出的作品主題橫跨個人經驗與社會關係,其中作品〈山靜.靜心〉靈感來自一段身體欠安時的登山經歷。他表示,那次在高海拔山區,身體感到極度不適,卻也更強烈地感受到「活著」的實感。

雕塑語彙詮釋生命哲理與人際關係 蔡伊鈞個展「視覺重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視覺與重量的對話!大葉大學碩士生蔡伊鈞個展《V-WEIGHT》開展,10件雕塑作品展現平衡中的哲理美學。(記者陳雅芳攝)

他透過雕塑,討論山是否真的靜?還是因為內心平靜,山才顯得安詳?作品中,石材的粗獷質地與雕刻出的細緻線條交錯,營造出視覺與心理上的張力與對比。

另一件〈介〉則聚焦在人際之間「空隙」的存在。蔡伊鈞認為,關係的穩定並非來自絕對的貼合,而是來自於中介力量的支撐。他以兩塊形體中間以細柱撐起的構造,象徵即使彼此差異巨大,仍可藉由共同信念或價值連結彼此,建立穩固關係。

雕塑語彙詮釋生命哲理與人際關係 蔡伊鈞個展「視覺重量」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視覺與重量的對話!大葉大學碩士生蔡伊鈞個展《V-WEIGHT》開展,10件雕塑作品展現平衡中的哲理美學。(記者陳雅芳攝)

大葉大學造藝系副教授廖秀玲指出,蔡伊鈞在大學時期就曾以優異作品獲得台中港區藝術中心「新貌獎」的肯定。他的作品除了技巧紮實,更有哲學思辨的深度。本次展覽的雕塑皆由兩個元素構成,例如內部與外部、上下或左右,表面上體積不一,實際卻重量相同,透過雕塑語彙呈現視覺與物理重量的辯證,也隱喻男女、個體與社會等多元關係。

頭條留言
觀傳媒
觀傳媒
觀傳媒提供最貼近生活的影音新聞,以豐富的地方 、生活、旅遊、消費、藝文、 專欄、綜合訊息,以最在地且多元的內容,給您 滿滿資訊。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淨空法師三週年圓寂紀念法會7/25日登場 海內外淨...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台南...

臉書詐騙廣告橫行!分享聖經箴言誘入投資陷阱 反詐協...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圖說:被害人出示虛擬貨...

見網友約會安全第一步 5個理由告訴妳為什麼背景調查...

編輯/李明真撰文 在數位時代,幾乎每個女孩...

【社區法律】公共區域的樹可以砍掉嗎?

 社區法律專家  王智恩律師&...

高度近視是否適合接受ICL手術?專業眼科醫師來解析...

墨新聞|編輯中心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針對高度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