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50之後…

文:劉育良

關於50之後的文章、網站很多。都告訴大家要怎麼好好的去過50之後的生活。
 
以前,總覺得50這數字還早,兒時印象中的50,是有點年紀、有點老的歐吉桑。
 
怎麼也沒想到,再過73天,我也邁入虛歲53。
 
53,悄悄的,就來了。
 
歲數,無法改變,終也只能認份的接受。
 
但,心態上,一直不這樣覺得。
 
除了頭髮白了、老花加重外,我走路速度依舊很快、餐後沒多久就喊餓、也很會睡,這些好像都和傳統中的歐吉桑不一樣。
 
當然,終究還是有了一些50之後的心情。在驀然回首後,還是得接受它、面對它。
 
看著ㄧ些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突然的離開,心頭還是一驚。
 
看著勞保年資已過30年,退休字眼或是何時提領的疑問,浮現的次數變多了。
 
和同齡或稍長的朋友聊天,長照、醫療險、以房養老、養生,不脫這些話題。
 
這些,都是50之後必須了解和清楚的一二事。
 
每次到了日本的鄉下,看到年長者樂活工作;在旅遊地點,一批批銀髮族成群觀光,他們至少70歲起跳,依舊樂活。其實很羨慕他們身體硬朗、談笑自若。
 
在他們眼中,我一定還很年輕,正因為還年輕,更要活得更自在。
 
對於個性不是很陽光的我來說,迎向朝陽,一直是我努力學習、卻又沒法達成的目標。
 
對於過度自我挑剃的我來說,明知放寬自己會開朗ㄧ些。只是,我一直沒做到。
 
即將邁入10月下旬,今年很快就又要結束。
 
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成、很多地方還沒去,動一動,變一變,趁著還年輕。
 
50之後,在減法過日中,以加分過生活。
頭條留言
劉育良
劉育良
資深媒體人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魔女之泉R》擴展版更新登場,新章揭露派莓冒險餘波...

韓國獨立遊戲開發工作室 KIWIWALKS 宣布,...

八里愛心教養院生突破肢體限制 〈陶藝.淘意〉特展在...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新北市立八里愛心教養院...

基隆文觀局推廣人文在地旅遊 攜民眾走讀淡蘭百年軌跡...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於8月...

2025台中國際動畫影展「有感」 主視覺搶先看 競...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全台唯一以「動畫」為主...

新北首創社福與電競跨界合作 「銀髮電競課」9月開跑...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為提升長輩的數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