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原住民族文化,透過教育、語言、文化、產業多元串聯,打造族群平等與文化共融的城市環境。市長盧秀燕今(29)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感謝市府原民會主委楊馨怡與團隊共同努力,持續攜手各局處,推動原住民族語言、文化與生活方式的保存與發展。尤其在偏遠的和平區原鄉地區,教育扮演了關鍵角色。她自上任起,便發願走訪9所原鄉學校,今年已圓滿完成,有些更數度重訪,親眼見證師生們的堅持與努力,深受感動。
盧市長表示,在原民會與楊主委的積極推動下,市府各局處齊心協力,持續推動原住民族相關事務,從文化保存、社會福利、衛生照護到新聞推廣,均展現高度關注與支持。她特別感謝教育局對原鄉地區的深耕與投入。和平區的9所學校分布廣泛,交通不便。這些駐守山區的教師與教職同仁,自編教材、結合族語、生活技能與傳統智慧,不僅肩負一般教育責任,更身負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
盧市長指出,以博屋瑪國小為例,師長們設計實地課程,每年都帶著孩子深入高海拔山區,循著先輩族人的棲息地,學習辨識可食植物、採集露水、夜間行走與生存技能,展現出教育的生命力與文化的延續。這樣的課程與情感非常令人感動,更是她多次回訪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都市地區,也有16個族群的原住民朋友與市民共處,他們同樣需要被看見與尊重。他們的孩子進入一般教育體系,參與各行各業,在都會中展現族群多元的生命力。她也特別感動於市府推動的「原住民族語認證獎勵金」,鼓勵初、中、高級程度的族語學習,不僅讓原住民族人重拾語言信心,更有非原住民朋友取得高級認證,甚至成為族語教師。這樣的跨族群傳承,是文化融合最美的象徵。市府將持續透過具體政策支持原民語言與文化的保存,也希望所有的市民家人一起盡一份心力。
市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馨怡今日以「文化流轉,城市綻芬芳—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推廣與發展」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楊主委表示,市府推動原民文化,如同從播種、耕耘到收穫的歷程,凝聚跨局處與在地力量,豐富台中多元文化的內涵。初期聚焦於語言傳承,推動原住民族語保母獎助、設置推動人員、辦理族語學習家庭及聚會所,並結合教育局推展校園族語教學,為下一代扎下語言根基。隨後更透過夏令營、送課到你家、原教列車等方式,擴大族語學習參與,提升普及率與能見度。
楊主委說明,市府也持續辦理族語認證獎勵、單詞與戲劇競賽、歌謠傳唱等活動,並透過文化局扶植原民創作人才,強化文化創造與傳播能量。如今,原民文化已逐步融入城市脈絡,市府建置原住民族文化館與原流新創聚落,並結合市立圖書館推廣文化。同時透過新聞局《漾台中》、大台中記事紀錄片及原住民族日影像徵選計畫等形式,呈現原民生活多元風貌;原民會也持續編印《原曜台中》刊物,深化市民對原住民族文化的認識與欣賞。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原民文化傳承從教育扎根 盧市長:見證原鄉學校師生的感動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