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豪雨災後公衛風險升高 公衛師公會籲防病媒、慎飲食、顧心理

南臺灣多地連日豪雨侵襲,導致廣泛積水與嚴重災害發生。災後公共衛生風險明顯提升,公衛師公會對受災民眾表達深切關懷,並再次強調:積水雖會退去,但公衛風險持續存在。面對環境污染、病媒孳生及心理壓力等多重挑戰,公會特別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務必落實環境清潔與個人防護措施,攜手守護社區健康與安全。

一、防疫三原則: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
根據災後多重公衛風險,公會提醒民眾落實以下三大防護措施:
• 裝備要齊全:清理環境請穿戴雨鞋、防水長靴、防水手套與口罩,避免直接接觸汙水、汙泥,降低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或破傷風風險。
• 飲食要注意:因水源可能遭污染,請務必將飲用水煮沸3至5分鐘或改用市售瓶裝水。泡水、變質或退冰過久之食材應避免食用,廚房餐具應以漂白水消毒再使用。
• 清除孳生源:落實「巡、倒、清、刷」,雨後立即清除積水容器如花盆底盤、帆布、廢輪胎等,以杜絕病媒蚊孳生,減少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風險。

二、警覺災後常見公共衛生風險 出現症狀應即時就醫
災後為多種健康風險高峰期,請民眾留意以下警訊:
• 腸胃道感染:腸胃道感染 (如細菌性腸炎、傷寒、痢疾等) 常見腹瀉、嘔吐、發燒症狀,儘量選擇煮熟之食物與乾淨水源,勤洗手為關鍵預防行為。
• 皮膚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黴菌感染等,與長時間浸水或傷口遭汙水污染有關。保持乾燥與清潔,勿長時間穿濕鞋襪。
• 類鼻疽與鉤端螺旋體病:此類疾病由細菌引起,常存在於受汙染的泥水或動物尿液中,民眾若直接接觸汙泥、積水或破損皮膚,細菌即有機會進入體內,造成發燒、膿瘍、關節疼痛等症狀,請特別提高警覺。
• 病媒蚊傳染病 (登革熱):南部為高風險區,如出現發燒、眼窩痛、關節痛、出疹等,請及早就醫,並提供旅遊與居住史,利於醫師研判是否通報。
• 心理健康問題:災後常見焦慮、失眠、情緒低落等狀況,應重視情緒調適與支持,必要時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協助。

三、家園清理與安全注意事項
災後環境清理與家電使用不慎,也可能引發健康與安全問題,請特別注意:
• 環境清消:使用含氯漂白水 (稀釋100倍) 擦拭地板、牆面與家具,清除所有淤泥與積水。廚餐具應煮沸或使用消毒液處理後,再以清水沖洗。
• 電器與建材:所有曾泡水之電器設備,應交由合格技術人員檢查後方可通電,避免觸電或火災。
• 石綿瓦清除警示:若屋瓦破裂且含石綿材質,請勿自行拆除或破碎,以免吸入石綿纖維導致肺部危害,應通報環保機關由專業清除。
• 災後廢棄物管理:依照地方政府規範進行廢棄物分類與清運,避免廢棄物堆積發臭及孳生蚊蟲。

公衛師公會呼籲:全民齊心防護,共同守護健康
公衛師公會再次提醒,災後公衛風險多元且複雜,防護不可鬆懈。請社區民眾主動參與清潔行動、落實個人衛生習慣,配合政府各項清潔與防疫工作。唯有全民共同努力,方能有效防範健康風險,守護災後社區的安全與福祉。

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 敬啟
新聞聯絡人:蔡秉兼
聯絡電話:092271389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頭條留言
柯宗鑫
柯宗鑫
新聞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湖畔·夕陽·思

2023-07-24,星期一 天氣:晴;66~...

薩迦派-董居祖古仁波切蒞臨高雄「大慈」弘法 /...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劉書宏 邱子芯 賴郁庭 李睿紳《百味人生》擦出跨階...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李睿紳(右起)賴郁庭、...

沒有開火的勝利?815偵察艦如何讓19國軍演熄火

墨新聞|編輯中心美國、澳洲主導的「2025護身軍刀...

從記憶到素養!國中會考更素養 《會考制霸》影音課程...

在AI快速崛起與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轉型的雙重挑戰下,國中教育現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如何有效學習?老師可以精準教學嗎?評量接得住嗎?」成為教育界共同思索的命題外,更重要是教育統計指出社會資本弱勢(偏鄉、清寒、隔代等)學生,在國中教育階段的會考主科表現明顯落後於一般學生,尤其在國、英、數三科「C待加強」比率為常態學生兩倍,顯示補救教育模式亟需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