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豪
最近跟一個從加拿大回來的朋友聊天,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
一開始,我們是聊台灣跟中國的差異。
最近這十年來,從中國回來的朋友,常常會拿台北跟上海、北京、深圳相比。
感慨一下,我們確實是落後了之類的話題。
這次,我們也聊到,加拿大跟中國相比,是否也「落後」了?
他說:
「加拿大沒有什麼高樓大廈,也沒有特別繁華的街道」
「很多城市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城鎮,沒有那種可以拍照分享的地標」
「很多城市之間沒有高鐵,捷運,不開車就出不了門!」
「買東西也很不方便,根本沒什麼電商、外送服務」
「商店平時也都早早關門,下了班放了學,除了待在家,哪兒都去不了…」
我說:
「看起來,加拿大也比不上中國的沿海城市?」
「那為什麼中國的有錢人,這麼熱衷於移民加拿大?」
他說:
「你可以換個角度看看這個問題…」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幾年後,我才意識到」
「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不能單單從GDP總量、經濟成長度去衡量」
「加拿大這個國家,對於社會和人民,做到很多付出」
「尤其是對社會弱勢群體,有不計成本的付出」
「只有當你看到這些,才能明白什麼是先進國家」
接下來,我整理一下他的話,分享給大家參考。
衡量一個人的好壞,不能單從這個人的穿著打扮來評價,而要看這個人的思想與品德。
評價一件事的利與弊,不能只從某一時間點進行判斷,而要讓時間去證明。
一個國家是否發達,也不能光從國家強者與富人群體去衡量,而是應該從弱者的地位與利益去思考。
加拿大,不是一個激進的國家。
在這裡的中小學課本中,並不強調英雄與強者的故事。
因此,學生們很少有競爭感。
也正是因為沒有了那種令人窒息的競爭感,這裡的學生和留學生們都非常的快樂。
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老師從來不會把考試成績和作業成績進行公佈。
學校也不會按分數排名,更不會讓成績優秀的同學去分享個人成功的心得。
取而代之的,是課本中那些慈善的故事,和課堂外義工的活動。
還有,同學們之間對於社會貢獻的經驗分享。
加拿大的孩子上學,不但是義務教育,而且連書本文具都免費。
當孩子上了大學,政府提供無息的就學貸款。
而還款方式更加方便,只需要未來找到工作後,每週還一點即可,不會有任何的壓力。
除此以外,有些學生可能18歲左右沒有考上大學,也可以先去學習一門技術去工作。
過幾年之後,還可以無條件的進入任意大學進行學習,申請無息貸款。
加拿大從來不會計較這些付出。
即使這些投入,無法產出立即的經濟利益,但依然不停的投入資金和付出人力。
當一個國家對於事情的考慮,可以從人道主義出發,對於弱勢群體的付出不考慮成本與收益的付出和服務,那麼這個國家就是一個發達國家。
為細節不斷的投入在加拿大,細節品質是社會所共同關注的。
我觀察到:
加拿大的每一個紅綠燈,都會有説明盲人判斷的提示音。
如果哪個紅綠燈的提示音壞了,無論位置有多偏遠,維修人員會在兩天之內修好。
加拿大的每一個居民,無論何種原因,如果失業了,生病了,或者遇到各種生活困難,政府都會為你提供生活補貼,幫你度過最困難的日子。
加拿大對於弱勢群體的付出成本,是要優於給予強者的。
對於身障者,每一個停車場會修建專門的停車位,無論使用頻率高低。
每一個廁所,都會單獨為老人、帶孩子的父母還有殘障人士修建一個單獨的房間,無論使用頻率高低。
也許,加拿大的高檔酒店,沒有中國高檔酒店那麼奢華。
但是,加拿大無論是城市還是郊外的公共廁所,一定非常乾淨,而且任何時候都有免費衛生紙提供。
每一個人多的沙灘邊上,都會找到燒烤爐,淋浴設備還有安全救助站,讓週末來這裡放鬆的人們可以盡情享受假期。
如果你到那些發展中國家的都市去旅遊,你會發現許多地方建設的都非常大氣,拍出的夜景都非常迷人。
但是,當你需要上廁所,或者迷路的時候,你則會發現許多不便。
這些國家在瘋狂建設的同時,忽略了社會認知與文明的進步,缺少了對於城市和生活的細節追求。
這就是已開發國家,跟發展中國家的差別所在。
–
當我跟他聊完之後,我對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