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欲

作者:亞力士

前言

台灣年輕人可能不認識已過世的李登輝先生,可能也不清楚他曾於1995年克林頓任職美國總統期間訪美,並在康乃爾大學演講時說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 這句話1,李登輝的意思是:他會將人民的願望,永遠記在自己心中。這句話表達出統治者應以民意為依歸,將人民的願望作為施政的根本依據。 這句話也常用來表達領導者應體恤民情、關懷百姓,並將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

言行不一

美國柯林頓總統於1995年同意李登輝總統以「私人行程」名義訪美及在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講,但是這個舉措被大陸認定為是美台合力踩踏「兩岸紅線」,因而發動了兩波飛彈發射與軍事演習(第一波發生在1995年7月21 – 28日,第二波發生則在1996年3月8 – 25日),美國當時還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駛入台灣海峽,一艘是「獨立號」航母、另外一艘是「尼米茲號」航母 – 可能任誰都無法想像,一場在美國舉辦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竟然會在太平洋彼岸幾乎掀起一場戰事。

有趣的是:柯林頓於1998年訪中時,他在上海圖書館座談時卻提出「新三不」聲明: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為入會資格的國際組織 – 其實「新三不」本就包含在1979年的中美「建交公報」,但當時卻秘而不宣,因為美國不忍傷台灣人民的心。

更妙的是:柯林頓於1999年5月7日晚下令北約(NATO)的美軍B-2轟炸機發射5枚「精確制導炸彈」(JDAM)擊中大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3名中國記者死亡、炸傷數十名人員。柯林頓事後致歉並指稱是「意外誤炸」2。從1979年建交到1999年誤炸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廿年間,中美在20世紀時期的兩國關係撲朔迷離,反覆不一。

事隔廿餘年來到21世紀,美國拜登總統於就任之初(2021年6月16日)與普丁在瑞士曾經舉行過近4個小時會談3;但是8個月後,在美國「默許」下,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組織,俄國於是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發動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戰爭至今仍未停息。一般認為:在未來幾年,台灣有可能會步烏克蘭後塵,躍上「台海風暴」舞台…

如果有「朋友」如美國,不知道讀者是否會覺得「這個朋友」言行不一,還是所有的政客都是言行不一?

對等關稅

時間來到2025年川普第二任期,他以「對等關稅」之名,打破WTO行之有年、消弭全球關稅壁壘的經貿準則,向全球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關稅、還有「附帶條件」。美國白宮於美東時間7月31日公告美國十大貿易逆差國4,除了中國、墨西哥尚在談判,其餘稅率都已底定,分別是歐盟(15%)、愛爾蘭(15%)、德國(15%)、日本(15%)、南韓(15%)、越南(20%)、台灣(20%,暫時性)、加拿大(35%,懲罰性)。

川普在第二任期高調宣稱:要藉「對等關稅」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作者百思不解如何利用關稅能讓製造業回流? 看到白宮公布的關稅清單及「附帶條件」5 後,作者才恍然大悟,原來川普所謂的製造業回流是:日本、韓國獲得15%關稅的「附帶條件」為日本需要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並開放國內市場(包括汽車和卡車、稻米及其他農產品等貿易);韓美經貿協議的「附帶條件」則包括建立規模為3500億美元的基金,以鞏固兩國戰略產業合作基礎(意即協助重建美國的造船、半導體、電池、生物及能源等產業)。

台灣對美的出口關稅「暫時性」為20%,雖然高於日韓,但是我們還不清楚川普要求台灣的「附帶條件」為何? 台積電在川普2.0就任初期就已趕赴白宮,除了在拜登任期同意的亞利桑那6座先進晶圓廠投資之外,再允諾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賴政府也計劃將國防支出調高到GDP的5%(美方希望調高至10%)– 川普的關稅大棒已經不是「巧取豪奪」,而是「吃人夠夠」!

真沒想到執行「窮台政策」的不是對岸,反而是台灣的老朋友美國;現在回想季辛吉曾說過:「做美國人的敵人很危險,做美國人的朋友卻是致命的。」真乃睿智之言!

自由貿易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預估:美國在2025年GDP約為30.51兆美元($30.51 trillion)佔全球GDP(總額約為113.84兆美元)的26.8%;排名第二的中國在2025年GDP約為19.23兆美元,佔比約為16.9%;排名第三的德國上述數據分別為4.74兆美元、4.17%。美國經濟總額不僅高居全球第一,其中85%來自國內消費、貿易僅佔15%。

為什麼如此強健的美國經濟,川普還要針對全球貿易夥伴掄起關稅大棒,破壞美國在二戰後一手建立的世貿組織(WTO)、全球供應鏈(Global Supply Chain)及自由貿易(Free Trade)?

美國歐亞集團(EuroAsia)創辦人Ian Bremmer在G Zero World訪問CNN GPS主持人Fareed Zakaria,兩人談到川普的關稅政策(Tariff)及全球化(Globalization)兩大議題6。Zakaria 提到:從兩次世界大戰可以看出,「孤立主義」深植於美國人民的DNA,尤其是支持川普的MAGA群眾(代表人物是媒體人Carl Tucker及原川普策士Steve Banner)。

卅年前,開發中國家的GDP僅佔全球GDP的5%,美國GDP約佔全球GDP的四分之一;卅年後的今日,開發中國家的GDP已高達全球GDP份額的40 – 45%,但美國的GDP依然不低於25%,那麼開發中國家增加的GDP份額究竟從何而來? 答案是來自歐盟與日本所減少的GDP份額。

Zakaria 與Bremmer總結:川普在關稅議題上對待美國盟邦(例如歐盟與日本)並沒有提供差別待遇,理由可能是希望刺激歐盟與日本能夠增加競爭力並提高GDP在全球份額的佔比,以利歐盟與日本能夠分擔美國維繫全球霸權的付出。此外,川普還有一個矛盾的心態:如果美國因為「孤立主義」DNA而不去主導全球經貿及維持全球霸權,川普擔心中國與俄國可能會去扮演這個主導角色。Bremmer認為美國副總統JD Vance比川普更貼近MAGA群眾的「孤立主義」DNA,未來這兩股力量在川普2.0任期可能會出現權力拉扯…

Zakaria最後提到:美國經濟如此強勁是因為擁有全球最佳的高等教育資源與良好研究環境,足以吸引來自全球的人才到美國就讀、任教、甚至創業,形成一個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但是川普2.0的一些政策卻在傷害這套行之多年、刺激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而且在10 – 15%的關稅壁壘保護下,美國一些優秀企業可能會逐步喪失追求卓越與競爭的動能,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

反觀中國在極度內捲的國內市場環境下,創造出大量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從AI大語言模型及其應用、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到綠電技術及太陽能面板等。不僅如此,中國規模龐大的製造業7,幾乎以一己之力單挑全世界,中國製造業佔全球製造業的比重高達35%,且連續13年登頂世界第一,比美國、日本、德國、法國、韓國的製造業的總和還要多。

結論

川普兩次當選總統都是打著對抗中國崛起的大旗:第一任期靠關稅戰、第二任還是靠關稅 + 大而美法案,有趣的是兩任的關稅戰至今都還沒有討到便宜,至於大而美法案是否能夠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我們且拭目以待川普是否會反中不成,反而坐實「川建國」的稱號。

賴清德推動的「大罷免」結果在7月26日揭曉為0 : 25,這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不僅不循慣例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反而在內部會議還提出:針對8月23日的7席立委要「上刺刀」去推動罷免案。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需要對反對黨議員以「上刺刀」心態去推動罷免案嗎? 難道賴清德沒有聽過李登輝先生的名言「民之所欲,長在我心」? 難道賴清德不清楚中南部多個縣市已淹在水中近兩週,還有許多地方甚至出現泥石流及缺水缺電? 8月23日的罷免案是當務之急嗎? 符合台灣老百姓的期待嗎?

作者斗膽提問:賴清德總統與卓榮泰院長每天究竟花多少時間在指揮「苦民所苦」的救災工作? 花多少時間在擘畫維繫台灣經濟命脈的關稅談判?老百姓只看得到鄭麗君副院長總是不發一言地在台美之間飛來飛去,這種舉措符合台灣老百姓的期待嗎?

後記:作者斗膽建議賴清德總統不妨多花點時間與心思,好好研讀一下李登輝總統留下來的十句話1,或許可以挽救您日益低迷的民調數據,也起碼會比成天面對「青鳥志工」與「黑熊部隊」要健康得多…

1.「民之所欲,長在我心」;2. 目前為止,掌握台灣權力的,全都是外來政權。就算國民黨也是,只是來統治台灣人的一個黨,所以必須成為台灣人的國民黨;3. 領導者不要煽動民眾。要教民眾,不要利用民眾。政治家不要只是嘴巴說說,要看行動,做最重要,不要欺騙百姓;4. 台灣應該建立「新時代台灣人」的觀念:無論是40年前的新住民、200年前的移民,甚至是原住民,只要認同台灣,都是「新時代台灣人」;5.「我就是我」的觀念,是中國歷史的傳統思維,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做皇帝的總是「我我我」,從沒將人民與國家放在我裡面;6. 我不是「台獨教父」,也從來沒有主張過台獨;台灣並不存在統獨的議題,只有左右的問題7. 不要問我擁護誰,要問自己「我是誰」8. 只要「統獨兩黨制」存在一天,台灣就有被「終極統一」的危險;9. 30歲前不相信共產主義,是「沒夢想」;30歲後還相信共產主義,叫「不實際」;10. 共產黨有偌大?佫大也無恁爸大!

附註一、「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李登輝留給台灣的10段話 | 關鍵評論 The News Lens 李秉芳 @2020.7.3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562#

附註二、言行不一 | 亞力士專欄 樂聯網 @2022.11.28  

https://share.google/sFUXb197gb88XczrC

附註三、《民主與專制》|「點滴在心」作者:王志強,三民書局出版 @2021.12.12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10109950

附註四、台灣關稅20% 川普關稅清單、各國如何應變?重點一次看|Yahoo新聞 @2025.8.1

https://tw.news.yahoo.com/川普「對等關稅」重點一次看懂-對台灣、全球影響、稅率、各國如何應變?-094428986.html

附註五、台灣關稅20%是高是低?先得知道日韓為15%付出的代價 | 商周@2025.8.1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19094

附註六、Are Trump’s tariffs the end of the free trade era?  | GZERO World with Ian Bremmer | Yahoo News @2025.8.3

https://youtu.be/7cjzniC1h9g?feature=shared

附註七、刷新世界紀錄!外貿順差1兆美元,美國升為中國第二大出口國|鉅亨網 @2025.1.15

https://share.google/hzKp4M80BZNtb8IDv

 

頭條留言
亞力士專欄
亞力士專欄
亞力士 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斜槓人生: 曾任美國McDonnell Douglas空氣動力學專家、台灣Andersen Consulting企業戰略經理、中國和光戰略長、鴻海董事長特別助理、台灣友達光電營銷高階主管、美國Lincoln Electric在台合資公司廣泰執行副總、Mercer台灣區總經理、及上海佳格營運長。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拳拳到肉的感動!梅門功夫舞台劇《震撼教育》北市開演...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震撼教育》──李鳳山...

北市銀髮族運動會報名開跑 邀您接力世壯運 一起樂運...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府體育局鼓勵樂齡...

嘉義縣周二正常上班上課 4校停班停課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中央氣象署已於4日中午...

三立啟動「新星New Star」演員培訓計畫 百位...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吸引超過500位年輕人...

SEVENTOEIGHT 攜新單曲 舞動獨門「雞爪...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SEVENTOE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