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後得注意「兩岸關係變化」

文:王尚智 

大選之後,像我這類波瀾得失無所謂的人,只會在意今後的「兩岸關係變化」。
挾著260萬的勝選票,以及連任4年的無顧忌,蔡英文的一擇是擺脫綠營獨派需索,開創民進黨與北京進行「兩岸對話」的全新定義。

當然蔡英文另外一擇則是以民意支持的起點,進一步試探「法理台獨」的由隱至顯,特別是灑種在反中情結的台灣年輕族群當中。

成功將兩岸關係的「利多」多方操作薰轉成「危失」,接下來試著將「反中=台獨」的意識進行塑造合理化,當然會是民進黨深耕推動的下一步大戰略。

兩岸關係的七巧板,儘管有美國勢力的高度介入,北京與台北仍是一切變數的發動點。
一旦蔡英文以最後4年,除了繼續撲滅國民黨與中國意識價值,還甘冒風險的隱推法理台獨,或者是在兩岸對話推動不順時,想以台獨路線要脅北京。
關於「兩岸武力」的真正種子據之發芽,就將會在這樣的政治動態情勢下,無聲碰撞式的朝向這個共業命定的路數了。

也就是說,倘若北京「還願意聽聽台灣年輕人」,兩岸之間尚且猶有些現狀維持的喘息空間。
從台灣的角度,北京放送利多討好,爭取台灣民心、分離政治對話,只為了最後「王子等公主點頭」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很多歷史上的變化,最終僅僅只在幾件小事的碰撞之後,翻天覆地就在「一念之間」!

一旦北京因為蔡英文的路線之擇,一念決定了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終極目標,那當然不會是幾天之內就猛然出兵。
整個思路轉變的過程,將會是從兩岸經貿的某種切割緊縮開始、交流觀光停止,將是以一個無以言喻的空前「凍」盪,直通最後的武力底牌。

北京是否形成「對台動武」的決策取向?各方的分析甚多,關連的因素也極為複雜。
然而就歷史與人性中的態勢是,當中國大陸經濟平順、國際關係穩定時,反而沒有滋養對台動武的養分。
真正台灣的危險時刻,反而是在大陸內部經濟問題叢生、對外關係失序、權力核心受到明顯挑戰之際,處理台灣問題成為橫跨一切內外問題「亂中之冠」的歷史顛峰之作。

而這也意味著,在我心目中的未來4年,蔡英文一邊發動東廠殲滅國民黨殘餘勢力,另一邊繼續擴大對台灣年輕族群的洗腦掌控絕對是必然中的必然,也很正常。

獨台灣是否開始正式走向「法理台獨」路線,這是一個關鍵的觀察點。
而北京是否遭遇「內外失序」挑戰,這是另一個觀察點。
兩者之間各自又相互的無形扯動,將決定今後4年台灣是否開始走向一場歷史動盪、浩劫邊緣的命運方位。

而這正是今天中時的專欄中,我之所以寫「資深媒體人:王尚智》「北京如何聽懂台灣年輕人」這個主題的背後思考。
北京若還「肯聽聽台灣年輕人」,那就還有些兩岸和平空間,如此一來,穩定的生活還可安然繼續些時日。

但就過往歷史的重複軌跡與此刻人心思言的價值乖離,除了定期的大自然天災,「離亂的劫難」終不可免,彷彿火山只是何時噴發而已。

我心中倒是早已朗朗見諸於某一個無可言說的時間表,唯願兩岸和平至少要能撐過我的晚年。

 

頭條留言
王尚智
王尚智
資深媒體人,任職於China High Tech Foundation Limited,之前就讀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宗教美學系、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現居香港、花蓮、東京。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湖畔·夕陽·思

2023-07-24,星期一 天氣:晴;66~...

薩迦派-董居祖古仁波切蒞臨高雄「大慈」弘法 /...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劉書宏 邱子芯 賴郁庭 李睿紳《百味人生》擦出跨階...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李睿紳(右起)賴郁庭、...

沒有開火的勝利?815偵察艦如何讓19國軍演熄火

墨新聞|編輯中心美國、澳洲主導的「2025護身軍刀...

從記憶到素養!國中會考更素養 《會考制霸》影音課程...

在AI快速崛起與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轉型的雙重挑戰下,國中教育現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如何有效學習?老師可以精準教學嗎?評量接得住嗎?」成為教育界共同思索的命題外,更重要是教育統計指出社會資本弱勢(偏鄉、清寒、隔代等)學生,在國中教育階段的會考主科表現明顯落後於一般學生,尤其在國、英、數三科「C待加強」比率為常態學生兩倍,顯示補救教育模式亟需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