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 NEXT 」 專題系列報導
樂聯網專訪/Lilia Yu
隨著「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大大溪計畫概念展─生活未來式」系列活動的開展,觸發大溪空間城市治理的翻轉想像,結合生活價值與在地特色產業,重新營造未來生活故事與大溪品牌。
早期大溪發展作為河港,連結著國際經濟脈絡,後來轉為木藝為主的內部市場經濟模式,而大溪空間策略及規劃,亦隨著生活、商業模式的改變,形成老街型態的線性發展,20年前的大溪歷史保存運動,延續著線性的邏輯,從街道與建築立面的保存展開市民對話,而城區共同努力經理成果,也讓居民意識到「改變」得來不易。
20年後,大溪面臨的是複合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為在地的生活、產業與經濟所帶來的挑戰,對於回到大溪深耕的新世代、新移民而言,感受更為強烈;不管是假日人潮帶來的交通擁塞問題、老街商業化,以及草店尾聚落活化、地方經濟競爭力與文化自明性深化等等的議題,都促使大溪再次啟動「改變」對話機制,在這個關鍵時機點,由在地居民「共同書寫」未來20、30年的大溪樣貌,在跨域治理的基礎上,以嶄新的城市內涵、生活風格及經濟利基,重新連結世界脈絡。
藉著「大大溪計畫概念展─生活未來式」系列活動所帶動各種在地想像,並且讓各項改變行動的量能可以持續的落地深化,大溪NEXT2030規劃顧問團隊,在二月份將陸續舉辦三場次「未來工作坊」(Future Workshop),針對草店尾聚落區、中央路生活市集,以及普濟路沿線公共空間區域,邀請在地居民及利害關係者,從線性的想像升級與擴大,開始轉換成亮點-線-面(網絡)的空間策略思維,並且在對話過程中,進一步意識到在推動共同未來的永續發展—不啻於生活、經濟與環境面上,生活方式改變的必要性,共同勾勒下世代的大溪生活風貌!
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除了讓居民感受到商店經營方式的改變,還有開放空間的轉變,而為了迎接未來新的可能性,大溪都市空間需要有新的翻轉視野,包含:都市歷史保存的全新向度、都市更新典範性的新視野、創新的都市再發展策略。而大溪的翻轉,也代表了一種台灣未來城鎮的新典範,透過「NEXT 2030」的號召,展現出大溪「新空間、新生活和新經濟」的自我詮釋與實踐。
即將於二月份所舉辦的三場未來工作坊,預計在三個示範地區展開對話:
1. 后尾巷與草店尾地區:以「歷史聚落紋理與文化景觀空間的保存、升級、再造」為主題,討論對於職人歷史聚落的保存與未來想像、公共空間升級、創生據點的連結與新經濟的能量與機會。
2. 中央路生活市集區:以「歷史商業風貌的未來發展」為主題,尋求傳統市場商業型態與空間翻轉的共識,探討多元經營模式與新形態交通解決方案。
3. 大溪生態木藝博物館群(普濟路區):以「公共空間友善環境打造與經營策略」為主軸,共同發想人本即世代共融空間環境的打造、不同族群空間使用優化、以及景觀設計綱要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