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寬媽
【當順從變成一種美德】
公共政策是一種決策,決策就是選擇,有權力做決策的人選擇了A方案,理由可能有123。為何不選擇B方案,理由可能是會發生456的狀況。
決策做下去之後,權力會開始運作,推廣A的有用與合理,希望得到認同與支持。但人腦不同於機器就因為人不受程式所控,不會所有的人都相信123比456有說服力。
醫學與疾病是先進的科學領域,科學需要靠不斷提出疑問來追求進步,彌補漏洞。公衛決策尤其不比其他政策的相對性或政治性,因為關乎生命健康,人們高度期待科學的挖掘問題與不斷實証,更能讓決策下的自己驅吉避凶。
當有人質疑A方案的123有漏洞,決策者和相信A、支持A的人要想的似乎應是,我們該用哪些實証和統計數據來提升A的說服力,「也說不定人家質疑的是對的」。而不是把推薦B的人打成政敵的陰謀,不愛台灣,挑釁者,製造對立者。
在民主國家,這樣的歸類非常可怕。但如今,動不動就被出征擴大了沈默的螺旋,討論變成不能被允許,還要勉強維持著我不贊成你但誓死保衛你說話權利的假臉。
不如,我們來看看為何會出現「順時鐘」一詞。政策不應該永遠要求人民順啊,如果錯了怎麼辦?這三個字不能跟美德畫上等號,頂多,只能被視為人民的良善及對政府的信任。
順時鐘in,逆時鐘out,如果用這樣的二分法,信任已不再是信任,叫「信仰」比較對。
我通常會相對同情搶不到麥克風的人。特別當拿著麥的,不願意讓意見不同的人好好說話,讓他們既得不到答案,還被其支持者接近霸凌的羞辱。最後,人們還是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舉例:「普篩會造成偽陰性,這些人趴趴走就糟了,所以不能普篩」,但今天新聞說新冠會三陰後又復陽,所以普篩出現的問題,在不普篩之下一樣會出現。如果普篩成本太高效果有限,且無法適時抓到真正的陽,那是否應該考慮階段性「增加篩檢」的可能性?樣本數多一點,能不能多發現一些什麼?
我也相信,多數希望「多篩一點」的人,也沒有堅持非普篩不可。假設政府真誠的說:「我們是在做一種必須的妥協,因為承擔不了」,就像發燒的紐約客,醫院會叫他在家先吃吃看退燒藥不要跑來醫院一樣,人民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得乖乖認了。
好,我還沒決定支持或不支持普篩,因為沒有充分且合理的資訊告訴我,政府不作多點篩檢真實的concern是什麼,所以無從支持或不支持。但如果有人說他認為台灣需要普篩,不支持的人也無需扣他們帽子。
命是自己的,每個人要怎麼看待自己得到的對待,是有權利主張的。如果連說一下都要被出征,那就慘透了。
台灣防疫做得好,世界知名,人民與有榮焉。普天同慶零確診,忽然一艘軍鑑,染疫的人馬上變成全台公害,害台灣不能維持0的榮耀。
這是什麼世界?他們生病了啊!善良的台灣人民為何不能祝他們早日康復,反而是詛咒這些人帶賽了哪些其他的人與城市?
有想過現在你我健康,可能是一種機率中的幸運嗎?如果新冠的染病率是能估算得出來的話。
政策是一種妥協,既非標準答案,更非正義或美德。
以上,支持在記者會中勇敢為人們提出疑問的媒體朋友。
同時,向在一線遵循政策的醫護人員致敬。如果維持現狀是為了醫療能量真的不足,也沒有任何替代方案,沒有人會忍心讓醫護累倒在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