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上課名言錄:「讓我們並列成行,帶著創痛的身體密集前進,萬勿蹣跚的離了生命的曠野。不要介意生命消失的淒涼,和童年失落的哀傷;更勿將世俗的虛榮,置於人類利益之上。」
1984年陳定雄帶領中華木蘭女足隊角逐台北世女足邀請賽的賽前,他即大膽預告這次大賽中,他一定讓球迷看到後衛掃把腳突擊進球的精彩畫面,並直接預告這位進球者就是黃映雪。果真如此,尤其是在對戰最強的西德女足之役,讓球迷見識了他賽前的這句大話不假,如今回憶當年勇,陳老師那次帶兵最得意的,依然是黃映雪掃把腳進球佳作。
陳老師帶兵不求保守,勇於大膽冒險,其理論是球賽要好看必須踢出攻擊性球風,更何況比賽中常有以多攻少也未必能進球的情形,只要協防者把握能拖住攻方三秒鐘的原則,後防不必再保守,大膽殺上助攻,連掃把腳都可期待扮演進球的角色,因此,陳老師先給足了黃映雪信心,並加強其訓練之下,果然不負其寄望達成任務。
陳老師看好黃映雪的理由,她是當時全隊中精神意志力表現最強的球員,且經由性向檢測了解她還具有攻擊性格的一些特徵,因此集訓以來一直建立其這方面的心理素質。
黃映雪14歲開始踢球,不過當初還未獲劉潤澤老師的青睞,她自我苦練後,終於成了早期中華木蘭女足隊的後衛掃把腳第一人選,1984年備戰台北世女足賽時,她是全隊最資深的老木蘭之一,不過因出道最早關係,她當時也才24歲,卻已是全隊國際賽資歷最深的元老國腳,自師大畢業在鹿港高中任教,那之前已入選過四屆亞洲杯及兩屆世女足邀請賽的國腳。
黃映雪踢球以穩健、拚命、經驗豐富見長,162公分高踢後衛,但身體嫌單薄,較大的缺點在肌耐力不夠,因此腳頭及體力不很理想,集訓期間,她無時不以追求更進步的心態,在推動著自己,尤其個人的缺點,自我要求更高。
當時女足集訓期間有個被她們稱之「黑色星期六」的12分鐘耐力跑,不僅是耐力訓練,更是陳老師培養選手精神毅志力訓練的良方,黃映雪深知自己的耐力不好有待加強,12分耐力跑時,全憑她的精神毅志在接受12分鐘跑的考驗,有一回,她拚命到最後一秒鐘而昏倒運動場,被隊友扶持離去,陳老師觸景有感而言,為她寫下小品文:「讓我們並列成行,帶著創痛的身體密集前進,萬勿蹣跚的離了生命的曠野。不要介意生命消失的淒涼,和童年失落的哀傷;更勿將世俗的虛榮,置於人類利益之上。」
黃映雪的精神,在作重量訓練裡更表露無遺,為了改善自己肌力的不足,她咬緊牙關接受重量循環訓練,她不偷機取巧,不鬆懈,每次做完後,總見她整個人近癱瘓似的躺在訓練器材上,她的精神態度實在令人感佩。
黃映雪的精神表現陳定雄全看在眼底,於是當時左訓中心第一次為集訓時精神表現最好的選手特頒「最佳精神獎」時,黃映雪成了第一位獲獎的選手,成了全體運動員的「精神楷模」。
黃映雪成長的歲月中,足球給了她激勵與站起來的勇氣,因為,她從小生活在這個坎坷的家庭中,有時,她會因天地間不公平的遭遇而暗自哀號,也不敢想明天會是怎樣的世界而無奈,只有站在足球場上,可以讓她暫時忘掉一切悲痛;事實上,站在足球場上的黃映雪,雖然看來弱不禁風,但她所表現出來的精神與戰鬥意志,卻是場上的女勇者 。這段黃映雪事蹟,當年也曾被發哥在民生報特寫報導。
在那段中華女足集訓期間,黃映雪家遭變故,陳老師不斷以精神鼓勵她,坦然接受人生挑戰面對現實環境,生活上挺拔站起來,在運動場上也要挑戰自己再進步,終見其在踢遠及耐力上有長足的進展,更為陳老師圓了在大賽中掃把腳突擊進球的美夢。
陳老師在黃映雪當年集訓內堂課筆記本上,還特別為她寫下了這麼一段嘉勉的評語:「因妳的表現曾閃耀著偉大精神掙扎之榮光,無限耐性之勝利以及不朽成就之華美,讓我們體悟一顆創造心靈之最珍貴的本質,更了解人生驚心動魄的痛苦之真相,以及一個高潔靈魂向上之掙扎,追求自我完美,克服痛苦的悲壯歷程。總結一句,所有的天才皆具有忍受無窮痛苦之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