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化的天主堂

圖文:陳志東

沒有蜂炮時的鹽水小鎮,最趣味的,應該會是鹽水天主堂。
 
早年西方宗教在世界各地傳教經常遭遇文化鴻溝,因此1962年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中,確立了教會可與被傳教國的傳統文化相容,也開放香爐與祭祖,台灣各地也從此出現許多充滿在地特色的教堂,其中集大成者就是「鹽水天主聖神堂」。
 
這個教堂外觀有點像寺廟,最有趣是教堂內滿牆壁畫,上帝長得像南極仙翁,正讓耶穌背上十字架的是手持皮鞭的清朝服飾官兵,正前方「最後的晚餐」大壁畫看起來像孔子師徒同樂會,餐具是筷子,就可惜他們吃的是包子饅頭而不是鹽水意麵。每次來到這教堂,就覺得充滿歡樂。
 
著名的台南鹽水版「最後的晚餐」
鹽水天主堂優美壁畫

這裡不是鹽水,是

屏東霧台天主堂

,當地教堂也有著當年天主教在地化歷程的趣味景觀,耶穌跟聖母都打扮得像魯凱族人,最可愛是椅子雕刻成族人,背上小布袋裡頭裝著聖經。

頭條留言
編輯中心
編輯中心
樂聯網的編採群,重視現代生活,強調正面消費與健康觀念,沒有惱人的腥羶色與做假的政治議題,同時也採用數位科技來創造媒體新價值。 我們的核心理念是「分享快樂分享正確價值」,優質新聞是好媒體的必要的條件,歡迎有此共識的朋友來共作共榮;歡迎您使用電郵聯繫我們:Email:[email protected]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中國軍事態勢升溫 美以關係面臨轉折?

墨新聞|編輯中心近日,美國原擬聯合日本、澳大利亞、...

靜心・淨心》大暑來襲,身體快中暑、情緒也快爆炸?你...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大暑將至(7/22),氣...

故宮南院災後重啟 7/12推出水舞無人機展演療癒登...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林永發、王萍萍、林冠廷攜手書寫藝術與生命詩篇 《我...

融合愛與藝術的深情畫展,於北市內湖區公民會館溫馨登場。《我們都是藝家人──林永發、王萍萍、林冠廷親子畫展》即日起展出至7月23日止。於7月6日下午舉行開幕式,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青年藝術家林冠廷率先登場揮毫,搭配原住民歌手的現場演唱,揮灑出內心的自由與純真,贏得觀眾熱烈掌聲。畫壇大老廖修平教授也到場共襄盛舉,並與林冠廷互贈作品,成為開展一大亮點。

豪大雨致部分民宅積水大致已退 中市府跨局處合作守護...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