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打造、一錘定音 銅鑼廠技藝傳承陷危機

【陳宜妗 報導】

有著清脆聲響的「銅鑼」,是宮廟中經常出現的打擊樂器。略施敲打,便能「聲」震八方。事實上,銅鑼的製作工程十分繁複,號稱「千錘打造」,但是最後仍要由師傅「一錘定音」,然而,這項傳統技藝樂器目前陷入傳承危機,全臺灣僅剩少數幾間工廠在生產。

累積超過一甲子的經驗

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三重銅鑼廠」,目前已傳承至第二代,由潘氏兄弟共同經營。每一面不同厚薄度和形狀的鑼,敲出來的聲音也大不相同。過去製作銅鑼是用手動式的機器,隨著時代進步,才改用更方便快速的機器。雖然現在生產是仰賴機器,但後續也需以手工方式去調整及試音。

三重銅鑼廠師傅潘則榮說:「試音是靠經驗的累積,都是憑自己的音感,除非是需要調出音階的鑼才會用到調音器。調音也要看運氣,有時試幾次音就準了,有時也有可能試到幾百次。」

最初潘則榮的家族是做紡織工廠起家,某天,有貿易商帶來一面銅鑼,問老師傅會不會做,家族便開始研究起如何製作,至今也已累積了六十幾年的經驗傳承。

銅鑼的需求以廟宇占多數,目前政府致力於推廣國樂,因此高中及國中小學目前的教課也會使用到銅鑼。但是銅鑼的現場演奏日漸稀少,過去在表演布袋戲的後場,都會聽到敲鑼打鼓的音效,但由於接觸的人愈來愈少,後場的音樂也改採用預先錄製好的音樂替代。

需求量減少 傳承陷困境

一面銅鑼在成型之前,尚須經過多次的加工及拋光步驟,在使用機器烤熱過後銅鑼才會發亮,而過程中也不免吸到刺鼻的味道,一面看似簡單得銅鑼,製作過程十分辛苦。

隨著銅鑼的需求量逐年遞減,目前銅鑼廠的業績粗估約減少兩至三成,訂購的也以老客戶居多。談到技術傳承及交棒問題,潘則榮感歎說:「以後的年輕人可能都不拜拜、不燒香了,銅鑼產業有很大的可能會沒落,交接的問題,其實自己也不看好自己。」

【文大新聞糸/文化一周】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看利物浦英超奪冠背後的兩大帥大氣傳承

在利物浦奪得英超冠軍的慶祝現場,主帥斯洛特(Sloter)率先高唱「克洛普之歌」,展現了對前任主帥深厚的敬意和傳承精神。而在去年夏天克洛普(Klopp)離開利物浦時,他也曾教會球迷們如何唱響「斯洛特之歌」,這成為足球俱樂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這種精神,讓利物浦的歷史與榮耀得以不

鄭怡解鎖人生 換上豹紋新裝首次Pub演唱初體驗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鄭怡首次Pub演唱初體...

ABV加勒比海餐酒館攜手巴拉圭大使館 邀您共度《玩...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ABV...

泰山強氣泡水攜手臺北孔廟,考季限量祈願瓶助考生氣場...

國中教育會考進入倒數關鍵,考生們正全力衝刺之際,泰山企業推出「強氣泡水」考季限定活動,為考生應援打氣。今年首次與臺北孔廟攜手合作,結合考生祈願文化與清爽無糖氣泡飲,推出「強氣祈願瓶」與限量祈福吊卡,讓考生在炎熱備考季節中透過儀式感轉換心情,提升專注力與信心。此外,自4月30日至5月27日止,指定超商購買強氣泡水享「第二件10元」優惠,讓清爽氣泡為備考注入滿分能量。

大家出版新書:《食物與廚藝三冊套書(二版)》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食物與廚藝三冊套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