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膺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
第九十三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上月25日落幕,其中,入圍六大獎項的《父親》,一舉拿下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這回,很榮幸能受采昌國際多媒體之邀,讓我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前,搶先一睹這部改編自法國劇作家作品的英國電影。這種講述親子之間拉扯的題材,常見於台灣常見的各種八點檔,只是,連續劇的浮誇成分,畢竟高了點;透過電影的鏡頭敘事,能以更內斂的方式,講述日常即將/已然出現的情感裂痕。
或許是因為《父親》的原著是舞台劇的緣故,就連改編成電影的美術設計,也存在著舞台劇的「純粹」,在「看似不同、其實相同」的公寓裡,演繹著照顧者(大女兒,奧莉維亞・柯爾曼飾)與被照顧者(患有失智症的父親,安東尼・霍普金斯飾)之間,如何從一條裂痕,走成一道鴻溝;佐以那些在現實裡,是清晰立體的不同個人,但進入父親的眼裡,將新看護當作小女兒、把療養院的護理師誤認為大女兒、醫師看成自己的前後任女婿……總總乖戾難堪的失諧與衝突。
冷靜克制 闡述人間矛盾情結
演員清一色都是英國人,優雅的英國腔,讓我「耳」眩神迷;非線性的剪輯手法,則讓我「目」眩神迷,觀影的情緒與視角,直接被帶入影中角色:時而,我從失智症父親的眼中,看見了自以為正常的世界;時而,我又是大女兒,冷靜並克制地,看著眼前的,瘋狂世界。用一種恍若懸疑小說兼容意識流的敘事手法,闡述人間「當然」卻「不想盡然」的情感鏈結。
走出電影院,我想起了梅莉史翠普主演的《八月心風暴》,同樣闡述兩代之間的扞格,不過,《八》片是以一場葬禮,開始了女兒們與守寡的媽媽之間、互相箝制與拉扯的時間軸,彼時看完,一言以蔽之:「鬧」,感覺很像在看美國版的台灣八點檔;但等到去年年底,我以長孫身份,操持完外婆的喪禮後,才深深體悟,「喪禮」可以使家人團結,卻也可能,瓦解一個家族。
扯遠了,倒是看完《父》片,坐在影城外,靜靜地點起一根菸,反思現在的自己,其實早已開始擔起所謂「照顧者」的角色,即使難熬如現在的生活,身為長子,我總是要在老人家的日常裡,創造一些甜蜜,但,我能創造多久呢?我忖想著,自己是否準備要失控了?失控以後,我是不是該放手了?因此對於影中——大女兒最初不顧另一半反對,堅持要親自照顧、接著,開始疲憊、途中,險些失控、最終,選擇放手——層疊反覆的情緒,相當有感。
尤其,當這位父親,當著大女兒的面前,跟第一次會面的外人說:「我最愛的還是小女兒,妳長得很像我的小女兒;這個大女兒雖然照顧我,但卻一定在肖想我的遺產。」
大女兒淚崩了,銀幕之外的我,也險些潰堤。
或許這就是長子、長女的包袱吧?即便我們都知道,父母最疼的永遠是老么,么子、么女在愛的氛圍下,也許就長成了有求必應的王子和公主;做為家裡最大的孩子,還是會擦乾眼淚,轉動肩膀,擔起責任。
中年人指的不是年紀,而是心境
是了,又讓我想起,張曼娟老師幾年前的散文作品《我輩中人》,裡頭提到:「中年人指的不是年紀,而是心境。」擔下照顧者角色的那一刻起,心境上,或許已經不比同齡的朋友那樣奔放了吧;即便如此,還是能在壓力滿載中,偷個空檔,偷回一些,好時光——
就像,能在經過連續加班一個月後的Friday Night,準時六點半下班,走進一年多不曾踏足的信義區,看了一場動人的電影,還學了許多優雅的英國腔;就像,電影散場,走出影廳,和喜歡的人,透過訊息,表達關心與愛意,
——偷每一個空檔,偷回一點點的好時光,期待,等到壓力鬆綁、或是不得不,但又得真正放手的那天,能回到過往那段,最好的時光。
《父親》Teaser
|參考書目|
張曼娟/《我輩中人》、《以我之名》
郭強生/《來不及美好》、《我將前往的遠方》、《何不認真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