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青銀共居實驗滿三年 跨世代溝通尚待努力

林怡雯、陳昱穎|報導

為求同時解決年長者獨居的與青年居住正義的問題,臺北市政府自2017年起開始大力推動「青銀共居」。位於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大學也和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合作青銀共居計畫至今滿三年,這項青銀共居計畫拉進了學生和老年人之間的距離,學生不但教導年長者使用3C產品,甚至教他們製作手機「長輩圖」。

青銀共居是服務也是學習

「青銀共居」方案最早起源於荷蘭,由青年人與銀髮族共同生活、相互陪伴與互利互助,強調人際之間的情感連結。文化大學也和位於學校旁邊的臺北市陽明老人公寓合作「青銀共居」計畫開啟了文大青銀共居的開端。陽明老人公寓主任陳文娟表示:「當初青銀共居,是市府社會局參考荷蘭、日本的實施經驗來進行試辦,並在106年舉行記者會,招募有意願入住士林區陽明老人公寓、與長者共同交流、了解長者生命經驗的文化大學學生報名參與。」

文大青銀共居計畫實施至今已滿三年,參與的文大學生不計其數,陽明老人公寓希望學生透過青銀共居學習,而不單單只是居住與服務。陽明老人公寓服務團隊也對入住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滿意度高達九成以上,試辦後效果良好,為未來青銀共居的生活模式奠定基礎,更期盼引領社會成青銀共融新的風範。

公寓服務團隊也常在公寓內舉辦應景的社區活動,促進青年與長者間的交流。例如去年12月20日冬至前夕,由學生策劃的「冬至到團圓搓湯圓」活動收到不少好評。參與活動的文大心輔系學生林呈樺說:「我們舉辦這個活動主要是讓長輩能夠回味之前搓湯圓的時光,更能與現在同住的鄰居、學生一起團圓,讓他們有在家的感覺。」

如何參與青銀共居是許多同學好奇的重點。文大生輔組組員劉柏頡說:「同學只要操行成績優良,有意願學習與長者交流,都可以至生輔組繳交報名的自我介紹海報,通過第一關徵選就可以參加面試。」

世代共融新生活

在不同世代間當然也存在著差異性,青銀之間最常見的即是溝通上的語言隔閡,文大國樂系學生的湯采陵說:「其實我們都以為阿公阿嬤們都是講臺語,但其實不一定,有些阿公阿嬤是榮民,就不會講臺語,所以我們在語言的切換下就要弄清楚這個阿嬤是講國語的,那個阿公是講臺語的。」

差異的存在並非壞事,青銀共居也讓兩世代不同的文化有機會互融合,林呈樺就提到:「3C產品對我們來說就是日常用品,但對長輩而言卻非常生疏,到老人公寓後開始教長輩使用手機,甚至會教他們製作長輩圖。」

事實上,青銀共居並非臺灣獨創,同在亞洲有「長壽之國」稱號的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實施推動青銀共居計劃的國家。如人口密度極高的東京,大都市的房價令許多青年人買不起、租不起房,政府遂透過大學舉行說明會、拜訪當地長者,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一方面解決銀髮族獨居所造成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幫助緩解青年住屋問題。

不過日本的青銀共居在形式上和臺灣不同,例如日本非營利團體「街ing本鄉」在東京文京區鼓勵擁有房子的獨居年長者,提供學生免費或便宜的租金來寄宿。與臺灣版的青銀共居相比,差別在於日本的模式是以長者擔任房東的角色。針對青銀共居的問題,社工師謝佳君認為,臺日的社會型態不同,執行上會不太一樣,臺灣現在還算是在「實驗階段」,目前是以跨世代混齡居住為前提要件,各縣市現在也正在推行青銀共居。謝佳君說,在不同世代間的共榮共存不僅促進社會文化發展,更讓兩者之間文化融合,共創美好新生活。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嘉基再赴泰北偏鄉推動深度醫療服務 與清邁醫院合作設...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長期關懷...

台中爸爸各懷絕技! 盧市長與400模範父親合照 「...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父親節前夕,台中市今年...

借書還能換衣服! 中市上楓圖書館讓永續生活很時尚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在圖書館借書,還能挑選...

半導體震撼彈!川普祭100%晶片關稅 在美設廠企業...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週三...

網友熱議月底救星!六扇門小火鍋自助吧吃到飽2百元有...

記者/李明真報導 身為一名預算有限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