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讓人驚悚的,還有「外籍移工」!

台灣其實至今尚未「普篩」!公布的確診人數雖看似在降低,但其實是疫情調查逐漸來到瓶頸或死角。
 
柯文哲與侯友宜分別都說了,據統計單單新北市就已經有超過800名無症狀的快篩確診者!
 
想想這些都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被框列、或主動」走入快篩站的民眾,所以這意味著,猶有更多「能篩未篩」的真實感染者,此刻隱沒在更廣大的人群之中。
 
這新聞屢屢抓住我的眼球!雖說標題都是以「侯友宜表達憂慮」起始,乍看之下容易被忽略成某一個疫情宣導的無聊消息。
 
但那個關於疫情真實風險的「驚悚性」,需要靠自己還原推敲,投射出廣大人群中風險的真正質量。
 
讓人驚悚的,當然還有「外籍移工」!
 
竹科與政府現在最認真圍堵深怕擴散的,就是這一批對象。
 
但眾所皆知台灣島內目前超過1百多萬人的外籍移工當中,除了合法集體管理住宿舍的,尚且還有在中小企業工廠零星居住的,以及逃跑後流入台灣社會底層而不知去向的這三類。
 
而能被控管的,其實只有第一類。這使得外籍移工的「潛在風險」讓人側目。
 
其一,是他們都不是會「主動出面篩檢」的族群;其二,是他們的人際足跡自成圈圈,卻又與我們的食衣住行各處「多所交集」。
 
其三,則是非法逃跑失去合法身份的移工,即使感染也不見得願意出面就醫;這一群人散居在台灣各地,甚至沒有萬華的地理位置的集中屬性可掌握。
 
事實上,包括新加坡都驗證了外籍移工是「最不可控」的感染族群來源,台灣的感染現況如今因為與電子科技業息息相關而受到重視。
 
但那些流入台灣社會底層、失聯、難以觸及的外籍移工,幾乎是「水深難測」!行蹤連最基層的警察、里長都不見得能掌握的到,更沒有親人、戶政的基礎資料可以追溯。
 
也因此,這幾天我也在思考評估,推想自己有哪些生活往來的行徑動線,要「避免與外籍移工的可能足跡有所交集」!
 
如今台灣媒體關於疫情的報導,逐漸明顯有瓶頸。
 
新聞畢竟是追著「新」的,也因此即使有重要但未詳解的消息,報導了一回兩回往往就會被擱置一邊。
 
於是我們總要從各種新聞中,去「萃取」與自己休戚相關的信息材料,修正自己是否不慎進入疫情的風險網絡,而有機會接觸到病毒。
 
疫情生活中,這是每個人都要自己建立的「信息防疫網」!
 
信息是最外層的防禦,需要經常「更新、翻動、重新聚焦」,既不能傻傻光聽政府發佈,也要排除過多蓄意的人云亦云。
 
最近每天都有許多朋友發訊來各種消息連結。
 
最多是「政治揭發」,其次是「全球疫苗動態」,再來是各種「諷刺梗圖」,顯示著人們各自分曝的信息網絡,以及各自興趣本能的抉擇。
 
而我自己一向不是「追新聞、追熱鬧」的人!
 
從新聞中抓取與自己現實生活相關的線索、有價值的蛛絲馬跡,才是生命時光值得給予「配置」的。
 
每天大概就是會看一小時「關鍵時刻」、一節晚間新聞,大概3-5次的網路新聞更新,如此而已。
 
基於1450網軍蟑螂甚多,對我的貼文也是熱烈湧來,而我只是最近把可以「回應」的權限,設定在「朋友」(之前是「朋友的朋友」),幾乎就擋掉了99%的網軍蟑螂。
 
網軍蟑螂是殺不完的,因為「蟑螂窩」的老巢在行政院、總統府,尤其在之前被抓包「反串」的民進黨部!
 
也有些超過萬人追蹤的「蟑螂頭」經常引用或指明我,蠢的以為可以屢屢撩動來個一發「網路罷凌風潮」,如同對付小燕姐之類的。
 
如今,蟑螂們還是每天有極大數量「每天追讀我的文章」、彼此串連,卻又找不到地方留言發洩。
 
這種「俯瞰他們的焦慮」其實感覺也挺好!
 
民進黨的網軍蟑螂們都是一群廢物,但廢物的「廢物利用」,就是讓他們的抓狂眼球,創造出我雖毫不在乎,卻也紮紮實實且爭先恐後向我的臉書傾情貢獻出海量的點擊、閱讀與流量。
 
頭條留言
王尚智
王尚智
資深媒體人,任職於China High Tech Foundation Limited,之前就讀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宗教美學系、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現居香港、花蓮、東京。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不甩美國晶片制裁!中國華為預計2025年量產自家A...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外電報導隨著美中科技戰升溫...

樹科大產設系跨校研習 趣味解析麥克筆繪圖多重功能

南部最大聲/高雄 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產設...

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出狠招 擬要求Google分拆Ch...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司法部(DOJ...

Starlight Investments 斥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