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食譜,也是故事;是飲食,更是文化  做一道菜,寫一個故事,想念一個人

作者陳玠甫的身分多重,曾經是電視台主播、教育機構創辦人,甚至在中國大陸負責過古村落的規劃發展。這是首次正式公開老師府『陳悅記』幾代以來遵循古法的菜餚。很多人不知道,柴米油鹽庖廚之事,在吃喝中猛然發覺的平凡中的不平凡:小小的細節有著大大的文章。

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他,來自於一個台北的老家族──「陳悅記」。「陳悅記」家族的祖宅「老師府」,由清末大龍峒的頭人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造,陳維英曾任當時兩大書院的院長,作育英才無數,地方皆以「老師」尊稱,因此稱其祖厝為「老師府」。

家學淵源的陳玠甫,在父親過世後,追思與祭祀之際,驚覺原本餐桌上習以為常的料理,竟然藏著深深的思念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然而出版本書,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思,陳玠甫化身為一位「現代說書人」,從大龍峒老師府陳悅記的歷史談起,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看見老台北繁華至極的風華絕代,也看見大時代裡大家族的興盛與衰落,以及新世代勇於傳承、善於創新的努力。

本書搭配從未公開的「陳家食譜」與「陳家故事」,透過圖文「說菜」,將已失落的記憶中的「陳家菜」,重新召喚出來,
若想原味重現更可在大稻埕的同安樂特色餐廳體驗老台北的味道。

陳玠甫的新書(圖:作者提供)

老陳家春夏秋冬的餐桌
# 過年的菜
在料理中傳承文化
澎湃食材擔當──佛跳牆
貴氣十足拿手菜──金包銀
冬吃蘿蔔夏吃薑──菜頭排骨
美味齒頰留香──芋頭排骨
客家菜串門子──一帆風順
刀工大全──雙喜連
新年供桌上的小糕點
正月初九,三跪九叩拜天公

# 祭祀的菜
用陳家菜遙念曾祖父和祖父
爺爺愛的甘苦滋味──香魚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思念──麥芽蛋
極簡養胃大補湯──泔雞
二月初五拜月嬌祖媽──陳家雞捲
秋天祭祀的獨特菜色──栗子雞

# 節氣的菜
別無分號的春天滋味──春捲
五月五過端午──陳家鹹粽
七月初七,接眼淚的碗──糯米圓子
臘月初二尾牙宴──潤餅

# 父母親的菜
吃貨父親,廚師母親的真愛表現──豆瓣鯉魚
母親的獨門手藝──粉蒸排骨
四川味與客家味的結合──黃豆瓣薑絲牛肉
清而不濁保醇厚──醃篤鮮

頭條留言
編輯中心
編輯中心
樂聯網的編採群,重視現代生活,強調正面消費與健康觀念,沒有惱人的腥羶色與做假的政治議題,同時也採用數位科技來創造媒體新價值。 我們的核心理念是「分享快樂分享正確價值」,優質新聞是好媒體的必要的條件,歡迎有此共識的朋友來共作共榮;歡迎您使用電郵聯繫我們:Email:[email protected]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吃在地、食當季」臺東農村推動食農慢旅新生活!

臺東縣池上鄉於113年度通過國際慢城組織認證,獨...

“王者之聲” —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

喬治六世本非王位繼承人,卻因歷史的偶然而意外接位(工作重擔也讓自幼抑鬱的他47歲即過世),這段故事被拍成了電影,即囊括83屆奧斯卡四項大獎的 “The King's Speech 王者之聲”。

宗薩仁波切與青年對話「佛法不是文化 是真理說明書...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 游宏琦/高雄專題...

流行樂女王靜極思動 樂壇七年樓梯「嚮」《琥·嚮》駕...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流行樂女王」黃小琥(...

《嗨!營業中》攜手日立冷氣做公益 改造花蓮新城共學...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嗨!營業中》第五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