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上春樹「聽風的歌」

 
那一天聽到一個說法,疫情開始之後,才覺得陽台很重要。我的想法本來是,有景色很重要,但是想想陽台也的確重要。整體來說,就是需要一份參與感。知道這世界還有興衰榮枯,還看得到季節景色變異、還聽得到萬物交換意見。所以風聲雨聲都重要,連路上的人聲車聲也格外重要。
 
還有朋友說後棟看不到路上人車的鄰居,敲門說要來看前棟樓下稀疏的車流。
 
「有沒有違反群聚規定?」
 
「沒有,我一家三口,他就一個人,看起來可憐兮兮,說想看看車子。還說老婆管得嚴,怎樣都不允許他離開大樓。」
 
我想著:如果看不到車流人龍,就傾心聽吧。於是揀出有點歴史的這本《聽風的歌》。內容與風沒有太大篇幅的牽涉,但是村上春樹的這本書叫這個名字,舒服而無違合感,感覺很好,就像風。
 
另一位朋友說:疫情一結束他就要搬家。從中南部(絕不是基宜花東桃竹苗)上來的他,住在台北市狹窄的套房裡,疫情期間快要悶出病了。他說雖然視訊會議的背景可以更換成圖片,但是在有床的房間開會,儀式感不足。多花點租金無所謂,房子舊無所謂,他要搬到至少一房一廳的房子,在看不到床的地方才能開視訊會議。
 
「我的客廳會有個角落,便是我的書房。當然我遲早要搬到有獨立書房的房子,書房可以小,但是我要好好安排,買些Best Made的桌椅。這樣才有儀式感。」
 
這些參與感和儀式感,的確不容易從生活中抽離。就像我吃著2021年的早餐,看著《聽風的歌》。這是一本無以名狀的小說,這麼多年沒有看了,看的時候覺得很熟悉。但是具體是什麼,也說不出來。也說不出感想,也寫不出評論,就是這樣一本書。
 
就是這樣一本書,在瘟疫蔓延時,特別值得重溫。
看春上春樹「聽風的歌」
頭條留言
吳光中
吳光中
現任「樂聯網」內容長,淡江大傳系畢業,在民生報當了17年記者,2006年轉戰網路,曾任NOWnews主任、ETtoday副總編輯、好房News總編輯,喜歡親近大自然及美的人事物,同時也是一位重機騎士。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我的壯遊

「要麽讀書,要麽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一位25歲的自助旅行作家這麼說!

網路賣家須小心,「食品涉廣告不實」恐被處四萬元以上...

墨新聞|楊秉鈞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

第二回 台灣與東北的土狗 (三之三)

一條東北的土狗,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主人,另一條台灣的土狗,伴隨主人走出了人生的低潮。滄海桑田,母親能有如此誠摯的朋友,夫復何求!

屏東長照徵才博覽會吸引六校學子 400職缺釋出助攻...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為促進屏東縣長照產業發...

母親節感恩週 萬華幼兒園用愛譜寫感恩樂章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在這個春暖花開的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