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兆炘(臺華窯董事長)
【樂聯網/專文;虞煥榮攝影】今年適逢臺華窯創立四十週年。四十年光陰看似彈指而過,但一路走來實非短暫,就我們企業所在地的臺灣鶯歌,與臺華窯所從事的傳統陶瓷產業的演變與發展,四十年可謂與臺灣經濟發展一樣,經歷了非常劇烈的變化,這些過程無論順逆周折盡是充滿挑戰。
1980年代從「臺北看天下」鶯歌歸屬偏遠鄉下,人口不多、交通不便;而從傳統陶瓷產業的角度,在中國大陸尚未開放的結構下,陶瓷外銷的貿易訂單和臺灣建築業的繁榮讓此地陶瓷工廠林立,造就此地傳統陶瓷產業的發達,賺進了可觀的外匯和財富。不過1990年代前,這段外銷暢旺的美好時光,在中國開放、臺幣升值、以及臺灣環保意識等內外因素交織衝擊下,直接影響鶯歌陶瓷產業發展的命運。
但「時機」藏在在危機與轉機之間,結束營業或工廠外移似乎成為當時此地業主的主要選項,臺華窯同樣面對挑戰,必須做出適時的改變。我們選擇的是「在地扎根,就地質變」策略,嘗試努力藉著所累積的工藝技術、窯務管理的基本功夫,改變產業經營的思維,轉換營運模式,以「開放工廠、異業結盟、跨界合作」,借力使力,結合文化創意與生產製造,破除陶瓷就是仿古、傳統的刻板觀念,建立陶瓷不只是工藝品,還有藝術文化創意的新思維。
因此以文化創意為基礎,在「生產製造」上,我們進行釉藥窯燒的研發;在「管理經營」上,我們開放窯場、跨界合作。1990年左右臺華窯開始有藝術家進入窯場創作,開闢了在仿古陶瓷與餐飲器皿的另類產業型態。引進藝術家的參與,讓陶瓷工廠產生質變,臺華窯不再只是規律制式的工廠,而是藝術人文風情洋溢的場域,讓陶瓷不僅是規格化或工匠式的產品,也是充滿活潑創意的藝術作品。
1995年藝術家陳久泉的《唐人與馬》,應用窯變釉色創作的彩瓷作品,和已故藝術家蕭進興(1953-2019)年輕時經常為了他的作品在窯口守夜,等候出窯的癡狂,他們代表性地標誌著1990年代開始臺華窯致力於「高溫釉下彩」、「藥釉水彩化」、「釉色共融」的研發和窯燒實務的技術,吸引藝術家創作彩瓷的成果。這種「不斷創造、勇於開創」的態度,也激發藝術家可以無所顧慮地探索陶瓷新釉彩,充滿創意積極熱情地創作彩瓷,為彩瓷藝術的發展開啟了光明燦爛的新的面貌。此後,彩瓷的創作、釉藥與窯溫的變幻,不斷吸引國內外不同媒材或創作表現的藝術家和各大專院校藝術教育工作者,進入臺華窯,有創作、有教學,使彩瓷創作蔚為時代風潮,也成為藝術形式的重要種類。
所以,臺灣藝術創作者幾乎無不涉獵彩瓷的表現媒材,例如旅法藝術家朱德群回國時,到臺華窯穿起工作服探索彩瓷媒材的創作形式。或是「第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鄭善禧、「臺灣版畫之父」廖修平、「東方畫會」的蕭勤、嶺南派第三代傳人歐豪年、水墨大師李奇茂等人,或長久或短暫,無不置身臺華窯場,創作彩瓷而留下精彩作品。這款人文風景與藝術能量,遠自中國大陸中央和各省畫院的藝術家與景德鎮的藝師也絡繹不絕地親臨臺華,進行兩岸彩瓷論藝,各顯風華。這是臺華窯開放窯場、廣納百川,至今已有數百位藝術家在窯場內投入彩瓷藝術的創作,這是當前臺灣人文藝術風情的文化現象,有如臺灣彩瓷藝術創作的殿堂。
2011年曾受教於陳慧坤教授的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門生與前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發起「105向陳慧坤教授致敬—陶繪邀請展」的活動,由臺華窯贊助支持,廣邀臺灣藝術文化界的精英以及國際藝文人士共同參與,他們所創作的精彩作品,也透過臺華窯釉藥窯燒的工藝技術,利用寬敞優美的創作空間完美地燒造完成,其中即有許多作品編列在這本彩瓷專輯裡。這也是臺華窯無論在窯務管理、釉藥研發、文化底氣所蘊藏的深厚能量,將工藝與藝術跨界結合的成就。
2021年這本彩瓷專輯是為紀念臺華窯成立四十周年而出版,在臺灣傳統陶瓷產業的興衰榮枯中,看見臺華窯面對挑戰、不怕困難,展現靈活應變的能力,適時地改造生產與經營策略,結合藝術創作的成果。這本專輯總結多年來進出臺華窯的藝術創作,然因版面所限,不得不割捨許多另有特色的作品,而難以呈現所有在臺華窯裡創作的全部面貌。但我們以兼容並蓄為前題,盡量選錄不同流派、不同技法、不同表現形式的國內外藝術家作品,以見證彩瓷的多元風格、題材和形式,在釉藥顏色、釉彩造形的創意繽紛中開創彩瓷藝術,共同形塑世界彩瓷的新藝像、當代彩瓷的新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