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焜耀:看你往哪「桃」!

最近(秋季)在山林裡經常可以見到月桃鮮紅色的果實,比較常見的包括「月桃」、「島田氏月桃」和「山月桃」三種,大家可別認錯了。

各種月桃都是薑科、月桃屬的植物,其中長得最高大(可到二公尺以上)的是「月桃」,它的果實成串下垂,成熟的蒴果會裂開,可見裡面成熟的種子,據說種子是以前製作口腔芳香劑「仁丹」的原料,它的葉子也常被山上的居民用來當粿葉。

「島田氏月桃」的花序和果串常會往上翹,植株高度約1-1.5公尺,比月桃矮很多,果實也比月桃小很多。這種月桃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很常見,例如面天山、七星山、大屯山。

「山月桃」則生長在森林下方的陰暗角落,植株矮小不到1公尺,果實也是月桃家族最迷你的,果皮外表光滑,不像老大哥月桃和島田氏月桃那麼粗糙。

月桃家族的小老弟─山月桃。(柯焜耀攝)
島田氏月桃。(柯焜耀攝)
成熟的月桃果實。(柯焜耀攝)
月桃家族的老大哥─月桃。(柯焜耀攝)

頭條留言
柯 焜燿
柯 焜燿
柯焜耀原為報社記者,主跑台灣島內的旅遊休閒20年,被人們稱為「台灣旅遊省長」。退休後熱衷於探索大自然生態,經常發表動植物生態的有趣報導,並義務性舉辦「省長緩遊團Nature Watch」,免費導覽、分享他的野外見聞。柯的導覽生動有趣,參加者包括大學教授、退休律師、保險業者、飯店員工…,有的甚至三代同堂一起參加,深獲好評。柯說:「社會太紛亂,禮失求諸野,大自然會給我們很多的知識與啟示!」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淡江健兒全大運摘5金6銀14銅 續占無體育相關學系...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記者王薇婷淡水校園報導...

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不是健忘是警訊,三分...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綜合報導/進入更年期與停...

合晶科技捐資 中原大學「季達廳」啟用 打造半導體教...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綜合報導/中原大學再添教...

AI x ESG永續高峰會台中揭幕 永續轉型新引擎...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2025 AI x ...

國父紀念館走讀台東南迴 體驗南島文化之美

為喚起大眾對歷史文化與族群多樣性的關注,國父紀念館今年推出「走讀國父史蹟與多元族群建築文化活動」系列,從4月起至7月中旬,規劃10條具代表性的走讀路線,走訪全台歷史場域與文化空間,邀請民眾實地走訪,體會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的深厚底蘊。其中東部路線「走讀義築與南島文化——台東南迴」於5月10日登場,帶領學員沿南迴公路踏查,探索建築與文化交織共生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