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藝術家張安浩慧思巧手創作

結集出版《禪心圖騰》電子書

隨手可得的兩三顆石頭、一兩條細繩和棉線,透過素人藝術家張安浩的慧思巧手,完成一幅幅富有詩心禪意的立體圖,再用平板拍攝成攝影作品。每次創作都用同樣的石、繩、線,於是曾經存在的立體圖,拍照後變成平面攝影圖,接著的再一次創作,從無中生有到三維變二維,不斷循環,結集百圖後,編輯出版《禪心圖騰》電子書;創作過程的變化和體悟,也成就了這本書的命名。

張安浩是位性情中人。之所以會用石、繩、線來創作,除了他有顆藝術美學的心靈之外,更是他對相伴數十年、已辭世妻子的無盡思念。他在《禪心圖騰》的自序裡,就提到會出這本書的遠因是:「吾妻李如明冥冥之中的靈犀交會,牽引我寄思念於石、繩、線的隨心禪作。」鰜鰈情深誠然溢於言表。

《禪心圖騰》全書百幅作品,計分八篇,起頭是「生命」,最終是「軍爭」。張安浩說,人的一生,不外乎生存、生活、生命等三個部分、三階段,他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年齡,對生命的省思自然重於生存、生活,尤其「我出身軍旅,對戰爭與和平的演變、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特別關心,是最終的關懷」。

中間六篇的順序是「勵志」、「時尚」、「生活」、「思懷」、「繽紛」及「淨心」,涵括了人世間的生活面和精神面。張安浩表示,這其中,有他對易經陰陽道理的體會,對古文學詩詞的情懷,對儒釋道人生哲學的沈思,更有他對這生最親近伴侶的最深追懷,因此在「繽紛」篇扉頁,他用了李如明生前烙下的詞句:「我心中的花朵,是對妳難捨的深情, 繽紛飄落在亙古的歲月裡。」

除了創作和出版《禪心圖騰》,張安浩還勤於木雕藝術,浸淫在「拾得兩根朽木,化朽為巧雕,一雕刻飛鳥、一塑形舞者,寓意御風而行」的喜樂當中。

圖說:這幅作品名為「濯清漣」,有潔出於汙的深刻意涵。
圖說:這幅作品名為「寒月獨釣」,讓人聯想到柳宗元〈江雪〉裡的獨釣寒江雪。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嘉藥粧品就業實習媒合會規模創新高 500職缺助學生...

墨新聞|記者宋秉祥/台南報導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

林文庫遺願傳愛 捐贈交通車助長照服務 黃敏惠見證溫...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林文庫先臨終前交代姊姊...

北農端午粽熱銷 已破19萬粒再創新高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每年都...

五一勞動節將至 中市清潔隊垃圾收運改採「定時定點」...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勞工年度的重大節日「五...

用1張物調券大啖1桌在地美食!  5/2起連3天豐...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豐原區核心地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