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八年「桃原新政」寫下轉型正義的標竿,大溪區原住民族豐年祭祈福儀式

【桃園訊 / Lilia Yu 報導】近八年來,桃園原住民人口快速成長,許多家庭選擇落腳桃園,不僅在桃園工作、生活,更在此照顧長輩、讓孩子就學,截至今(111)年7月底,桃園原住民人口已達7萬9,499人,其中,大溪區原住民族人口達6,960人,桃園可說是原住民的第二個故鄉。鄭市長感謝祖靈的庇佑,豐年祭不僅是祈求來年豐收,更是原住民族對自身文化的分享、對祖靈的崇拜。鄭市長希望藉此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透過文化的學習,認識自己代代相傳的文化,期盼擁有多元族群文化的台灣,能夠持續將原民文化、原民族語傳承下去。

鄭文燦市長指出,桃園是原住民最好的朋友,更是最佳後盾,桃園積極推動「桃原新政」,從部落到都會的許多政策,桃園都率先實施,包括:首創原住民族大專生助學津貼,目前也正研擬擴大原住民族租屋補貼,希望讓所有在桃園生活的原住民家庭也可以透過租金補貼政策,擁有一個溫暖的家。
 
鄭市長進一步表示,「桃原新政」寫下台灣近8年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標竿,期勉能夠帶領台灣各地方政府,將照顧與支持原住民當作是最重要的政策。他提到,為落實居住正義,桃園社會住宅提供保障原住民族總戶數5%,並將與農委會共同合作,在大溪興建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題的社會住宅,讓原民社宅變得更好。此外,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站點也較升格前大幅增加3倍,並增設原住民天幕廣場,也努力達成「一區一集會所」的目標,盼未來將集會所轉型為具有課後輔導、母語傳承及原民文化活動的多功能複合式會館。

崁津部落及撒烏瓦知部落過去逐河岸而居,面對沒水電、沒門牌及淹水的困境,現在市府打造「崁津部落生活圈」,讓部落恢復有水、有電、有門牌的生活,並修築堤岸,讓部落安全獲得保障、族人更安全。另外,長久困擾的瑞興國宅高壓電塔問題,市府也決定與台電合作協商遷移,盼讓部落與國宅不再受到高壓電塔的影響,另也將大溪武嶺橋下空間規劃提供給原住民族使用,作為停車場、射箭場以及活動場所。

長期以來,桃園不僅是原住民的第二個故鄉,也是培育原住民各種人才的搖籃,除體育及音樂領域外,未來原住民族電視台、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將進駐青埔,讓原住民族在戲劇、文創、工藝等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好。


 

 

頭條留言
Lilia YU
Lilia YU
雖然說「聞道有先後」,但是「術業有專攻」,年紀大不代表學問大,世代交替,後浪比前浪,新世代領航員總是會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專注且熱愛於人文,歷史紋理,以及生活中的老物件,並且能夠從中加以運用創造出新商業模式及活化閒置空間。目前熱衷於研究及觀察社會中每一個角落所發生的美好事物,同時也積極參與文創,在地創生及社福、公益團體的各項活動宣傳與規畫執行。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韓國面臨經濟困境與低生育率 朝鮮或成統一新契機

編輯中心 “朝鮮雖然再窮,也是比韓國幸福”“這裡真...

東魯凱第一名模 沈文程解鎖生涯走秀壓軸登場

沈文程走秀壓軸登場     照片提供:大大娛樂 記...

上山下海過一夜全新系列《漂留亞洲》首站泰國探索茵他...

雷艾美、八弟、MAX與阿傑首站來到泰國清邁    ...

陳柏佑 鄭美祥臺北時裝周走秀初體驗 魔鬼訓練一個月...

SEVENTOEIGHT走秀成員.(左起)柏佑、美...

基隆童話藝術節盛大開幕 謝國樑以愛與創意迎接大小朋...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2025基隆童話藝術節3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