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典古籍對話 退休教授張麗珠創設《中讀網》

(台北訊)電腦太便利,谷歌大神更是無所不能,方便到數學不必算、文章解釋不必記、英文文法不必會,查了就有,甚至作文也不必寫,只要輸入題目,就能寫得比自己好的網路文章,到處農場文……,張麗珠為此憂心忡忡。為了避免因資訊爆炸而使得文化素養高度空洞化,於是,她集結有志之士籌設了《中讀網》。其以流暢的白話語體文,細說傳統文化的美好。創辦人張麗珠說,中華文化是歷史與時代的巨人,想要爬上巨人肩膀,需要有能夠溝通古今的橋梁,作為今人和經典的對話平台,《中讀網》就是想擔任這座橋梁。

張麗珠(右)專訪曾昭旭教授,(左),收錄中讀網「當代紀事」專區。

發起人張麗珠,是隱居在八卦山下、潛心著述達四十年的彰化師大國文系退休教授。幼時,她經歷過軍公教配給麵粉的時代,那時每戶人家的孩子,頭上都有癩痢頭、腳上有著紅豆冰,但當時大家都熱愛中華文化,唐詩宋詞很多人能夠琅琅上口。在科技高度發達、理工掛帥的今天,她集結了一群中文領域的資深教授、專業博士,想要保存經典文化、提升社會風氣,尤其希望能夠重振閱讀習慣。

《中讀網》的內容涵蓋了視頻影片、中國哲學、詩、詞、文、語文教育、成語、經典故事、兒童床邊故事等,目的是為了讓傳統文化能夠向下紮根。自7月9日上線以來,累積了逾7萬的閱讀數。張麗珠說表示,這是鼓勵、也是鞭策,「鞭策我們寫出更多好文,更多貼近文本的詮釋佳作。」

張麗珠(右)專訪陳鼓應教授(左),收錄中讀網「當代紀事」專區。.

目前網站需要克服的困難,主要是時間以及有限的人力、經費問題。因為要在限定時間源源不絕地寫作,需要強力的後盾,需要技術專業與設備的提升,畢竟「利其器」才能更「善其事」。張麗珠希望能有更多人投入、協助推廣,希望達到全民閱讀《中讀網》的目標。為此,她大聲呼籲:「逆風飛翔,需要你的支持!」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lehoservice168@gmail.com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紐西蘭男女足球隊前後44年來台 都因場地不歡而散

誰都不否認足球是全世界最熱中的運動,寶島台灣也不甘落後這世界潮流之外,可是擺在眼前事實,久違的紐西蘭女足隊主動飛來寶島台灣移地比賽,原訂4月8日要在高雄楠梓足球場與中華女足隊進行的公開國際熱身賽,卻在比賽前夕,主動求戰的紐西蘭女足團隊最終仍以場地相關條件仍無法完全符合對賽事品質

北市「生生喝鮮奶」開跑 12.3萬學童憑證免費領鮮...

記者楊秉鈞/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於今(7)日正式啟...

新冠疫苗加強保護力 嘉市4/8起開放高風險族群接種...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仍持續,且...

2025全國高中職創意行銷競賽於僑光圓滿落幕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由僑光科技大學行銷與流...

加密貨幣交易量攀新高 券商轉型交易量突破百億居龍...

勝利證券Web3嘉年華再啟虛擬資產新戰略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