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對誘惑經常是軟弱無能的
文:楊順清
跟我同一世代的五年級導演,我們成長的背景是個既威權又不重視性平的年代,電影圈又是在最短時間發展出最多人際關係的複雜工作環境,所以楊德昌在<一一>片中藉由胖子說:自從人類發明電影後,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三倍!僅僅是觀看電影的受眾,就可增加可觀的人生經驗,可見製造電影的工作者更是增加10倍有餘的人生。
這也就是風風火火的年輕人喜歡電影工作的原因,老一代總是以收入不多工作不穩定而否定年輕一輩參與電影工作,但即便如此新一代還是前仆後繼。我相信部分是因為演藝圈表面上的光鮮亮麗,但踏入工時超長挑戰超多的工作後,還會繼續留下來的,多半像是染上毒癮的患者,下毒誓累垮了不拍了,結果等到下一部戲一開又忍不住投入火海…
電影圈的導演更是一個超級迷人的行業,雖然只有少數名導可以享受功成名就得獎的光環,但光在拍戲期間,導演如同上帝創造世界般的威權感,就足以讓人神魂顛倒不可一世,但享受此榮耀威權的背後,卻是必須一個人獨自寂寞面對虛構一個世界的繁複工程,以及必須面對自己如此有限的才能與脆弱的心志(即使天才如楊德昌)…台灣可以稍稍成名立萬的導演,不管是不是才子,都有著決不認輸的個性,除此之外大致可分三類,如下:
心高氣傲型:這類導演通常極度完美自負,又極度競爭壓抑,脾氣暴躁疑神疑鬼,外界不了解狀況會認為他們有病。
謙沖為懷型:這類導演通常努力堅毅且自律甚嚴,甚至還具備使命感,當然也因此極度壓抑,雖然很少對工作夥伴發脾氣,但偶而也會搥胸頓足自殘。
黑道兄弟型:這類導演通常八面玲攏且具領導魅力,面對困難挑戰,表面上十分瀟灑舉重若輕,但是拍電影比混兄弟困難許多,所以年輕時用打罵發洩,年紀大了用經驗和幽默感來度過危機。
以上三類名導都相當有異性緣,加上拍戲環境真真假假鶯鶯燕燕,不能在日常展現的誘惑與罪惡,在真實與虛構的模糊界線中,通常會釋放出一種可以放縱的費洛蒙,拘束的社會框架常常被這種自由慾望的動物本能所衝破。
加上,許多名導難免有著原生家庭或童年生活的慘痛過往,諸如對愛的欲求不滿,對兩性折磨控制的不堪,加上誤以為導演真如上帝愛人與被愛,而忽略了對身體自主與性平權利的尊重。
#人面對誘惑經常是軟弱無能的
#感謝上帝給我享受工作美好又免於試探
=====================================================
楊順清(Alex Yang,1965年6月10日-),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曾編導台灣第一齣由智能障礙人士演出的舞台劇《糖的天空》,以及多部電影的副導演。1991年在楊德昌執導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身兼編劇、副導、表演指導、演員多職,與楊德昌、鴻鴻、賴銘堂等人共同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得第28屆金馬獎最佳原作劇本獎。2002年完成個人第一部電影導演作品《扣扳機》,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作品為《台北二一》。2015《獨一無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