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2 年 1 篩 發現近 3000 名癌前病變個案 「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三重點 顧健康

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將每年7月27日訂為「世界抗頭頸癌日」,以提升國人對口腔癌防治的正確觀念。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臺灣每年逾8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23人新診斷為口腔癌,患者中9成為男性,其中逾8成有吸菸行為,7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5成的患者有吸菸且嚼檳榔。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國人,遠離口腔癌把握「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三原則。

早發現早治療 5年存活率達8成
頭頸部依位置不同,分為鼻腔、口腔、咽(含鼻咽、口咽、下咽)、喉等部位,其中口腔癌發生的部位涉及面頰、舌頭、唇部和上下頜骨等執掌呼吸、咀嚼、吞嚥跟語言等重要功能,口腔癌的預防,除了不要養成吸菸或嚼檳榔習慣外,根據臺灣大學的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1 %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及26%口腔癌的死亡風險。為防治口腔癌的發生,政府提供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每2年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早期檢查並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更高達8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4成!

3分鐘揪癌變! 維護健康「口腔黏膜檢查」是關鍵
守護自己的健康,藉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的3分鐘檢查,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凡是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的民眾,需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並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戒菸戒檳服務,有需求的民眾,也可以到醫療機構接受戒治服務,一起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口腔黏膜檢查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全國癌症篩檢資料顯示,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可以發現近3,0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000多名口腔癌;符合政府補助對象之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每2年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異常,儘快接受正確治療,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會,擁有健康的人生。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老魔笛今演39歲半皇馬最年長進球者傳奇

今年也將邁入40歲的克羅埃西亞「老魔笛」莫德里奇(Luka Modric),在皇家馬德里準備與他再續約一年之際,2月24日今天凌晨西甲第25輪皇馬主場對陣赫羅納,他以隊長身份先發,展現一記精彩長射破網,為皇馬首開紀錄,終場皇馬2比0獲勝,積分追上來與巴塞隆納同為54分居榜首。重點是莫德里奇以

7度出席台中公義行動教會228追思 盧市長:用愛化...

228事件78週年紀念日前夕,基督長老教會台中公義...

基市府團隊赴日考察 汲取都市再生與公共建設經驗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於2月12日至17...

高雄大範圍停水55小時有望提前結束 預估今晚恢復供...

主體工程已經在昨晚深夜提前完成  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