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慶正 專題策畫】
眷村菜,有媽媽的味道,從皖北炸綠豆丸子到炸酥魚,從炸饊子到各式料理火鍋,香腸臘肉,牛三寶,紅燒獅子頭,開陽白菜,薊菜餃子,再來兩盅金門高粱,那真就是個痛快。說眷村菜,品美食,談得是人生,品的是鄉愁,本網推出美食嘉文,一同領略舌尖上的中國。
文/程富陽
我們的好朋友胡世詮,大家都習慣親切的喚他一聲「胡哥」,其實他本名叫胡家慶,聽說是他那位幹軍人的父親胡傳虞,在中年生下兩女後,碰到算命的跟他說,他這輩註定是沒有兒子的命;但可能是他父親積善有餘,竟然在40歲高齡時,生下他這個兒子來,遂依家譜取名「家慶」,以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意。
胡哥是位道地的眷村子弟,早在民國49年就隨父親軍職工作更換,而由花蓮美崙山上的影劇四村搬到桃園中壢龍岡的中正一村,後來才搬到貿易七村;說來也是緣分,貿易七村的興建與監工,都是當時任職龍岡第一軍團眷服組,且主管桃園縣大半眷村業務的父親所負責;因此,龍岡眷村對胡哥而言,可說珍藏著他最多幼時回憶的軼事。
胡哥書讀得滿好的,高中讀的可是桃園的頂尖學府武陵高中,大學則是台中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後還曾考上調查局,但在其一生經歷大陸「西安事變」、「抗日七七事變」、「長沙大捷」及「台灣光復」、「接收越南」、「二二八事變」與「白色恐怖」等滄桑時代的父親反對下,他只能與台灣最高的調查公務機關,各走各路,分道揚鑣。
從此,胡哥大學畢業後,轉身投入社會;他選過縣議員,當過記者、報社總編輯,也教過書,幹過導遊,後來更專業從事寫作行業,並分別於民國100年及105年,撰寫出版《詩歌詠讚319~台詩300首》及《龍岡滄桑與風華》兩本書;前者,是以愛鄉的筆觸,寫下他吃台灣米,喝台灣水50多年,與台灣故鄉好山好水相關的詩情畫意;後者,則是以桃園龍岡眷村為本,寫下他與父母親在台的兩代眷村情;兩書都非常精采,閲之令人動容,各位朋友不妨尋來讀讀,必有所獲。
但其實,胡哥受到安徽籍父母影響最深的一項,竟然是與吃的有關:他回想小時候在眷村,每到節日,尤其是春節時,母親那皖北大媽的「作吃本色」,就矍然而起,各項地方特色菜,在她一雙巧手下,紛紛出籠;從炸綠豆丸子到炸酥魚,從炸饊子到各式料理火鍋,可說一應俱全,讓他幼年充滿香噴噴的記憶,迄今不忘。
聽胡哥說,他在45歲後,就開始喜歡烹調,尤其酷愛做東西給喜歡的人吃;我想,這大概也是一種思念父母和昔日眷村記憶的一種心理反射;因此,退休後的這幾年,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北部地區,開了不止10家分店的「荖子鍋」火鍋店,更兼賣「胡哥水餃」而聞名於通好之間。
今年93軍人節,他更選在桃園市平鎮區中正五路37號,開了家「龍岡風華眷村味」,把他胡家兩代安徽特色菜及兒時記憶,化作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眷村美食,與所有的朋友共享;胡哥果然廚藝精讚,才開張兩周,已美名遠播,現在預約都得提前兩周。
9月14日,我們住在桃園蘆竹的政戰17期田延平學長,以地主之誼,宴請幾位好友蒞此,一同品嚐道地的眷村風味;光前菜就琳琅滿目的擺出包括蕎頭、涼拌龍鬚菜、涼拌三絲、麻辣花生、涼拌小黃瓜、涼拌蓮藕、煙燻腐皮及豬頭肉等特色小菜;等到胡哥私房料理的眷村大滷味一上桌,那濃郁的家鄉美味,就撲鼻而來;至於加了青紅蘿蔔的紅燒牛筋頭、安徽臘肉、清燉獅子頭及胡辣湯,更是口感絕佳,無一不令人驚艷。
仲夏九月暑氣雖尚未盡脫,秋意天高日晶卻隱然陡起;眾友聚敘,肆意食堂,金樽佳餚,對酒當歌,胡哥在《台詩300首》一書中,對龍岡那「南腔北調市集旺,龍岡軍營多眷村。異域孤魂演傳奇,雲南美食出忠貞。」的寫意圖像,及桃園市的13鄉鎮特色,成了眾人聊天話題,盡迴繞於滿室樑中。
晌午,大家化身美食專家,以饕餮之態,且啖且飲,無畏酒肉穿腸,但笑百態人生;想起昔日蘇軾約友人閒遊嚐鮮,光是吃了幾張筍餅和幾顆饅頭,竟寫了一首「天下風流筍餅餤,人間濟楚蕈饅頭。」的佳詩流傳於後世。
於是,我們在這癸卯暮秋涼爽時節,及田爺邀眾友蒞龍岡大啖眷村美食之際,趁著幾杯杜康下肚,腹熱衷腸,大夥兒亦放膽妄媲前賢,縱歌高吟「樂嚐龍岡胡哥水餃香,甘做眷村美食饕餮徒。」並記述以為留趣。
「安徽胡哥」的龍岡風華眷村味!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