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千年兵器文化演進 故宮「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開幕

從兵器見證新石器時期至魏晉南北朝歷史長河,故宮北院今(12/1)日起推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展,帶領觀眾認識古代「冷兵器」與「熱血戰爭」交織出的權力故事,感受故宮版的「冰與火之歌」。

策展人鐘雅薰今天透過國立故宮博物院新聞稿表示,兵器作為征伐利器,自古是戰爭的勝負關鍵。從細磨玉石、熔融鑄銅,到進一步淬鍊成鐵,冷酷的兵器世界,蘊含人類對於鋒利韌性持之以恆的熱切追求。除此之外,由於兵力之於統治的重要性,兵器更成為權力或信仰的禮器,具有崇高的地位。

青銅兵器的誕生是上述歷程的轉折點,因為自此戰爭規模與勝負影響全面升級,體現「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中國,青銅兵器約出現於公元前1800年,也就是新石器時期最末期到早期國家形成的節點之上,並於商周時期發展至興盛,共延續一千六百年左右。兵器不只在戰場上大展身手,也融入貴族禮制,成為象徵身份地位的禮器。雖然青銅兵器後來被鐵兵器取代,但兵器具有實戰、權力象徵或祭祀用器之多重功能仍傳承至今。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將青銅兵器的源頭追溯至新石器時期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和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將青銅兵器區分「商至西周」(約公元前1600- 前771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1)兩個時期。第四單元「歷久彌堅」呈現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鐵兵器逐步興起之時,對青銅兵器的繼承與發展。

故宮表示,展覽同時展出長寬近1公尺的巨型弩模型,是迄今國內外所見最大尺寸、最接近歷史原貌的復原模型。搭配展覽主題,結合體感及3D建模技術,推出射箭、組裝弩機兩項互動體驗裝置,歡迎民眾到場參。(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3000公尺高原天鏡

老天非常照顧我們,三步併作兩步,我們到茶卡小火車站,走出雨幕、進得塩湖,天晴陽光露臉。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青海遊第三天,一行人到了熱貢「唐卡畫院」,聽聞台灣南部大雨成災,掛念家鄉親友,也祈願萬佛痛惜,護祐所有親友。

不到黃河心不死 黃河上青下黃

年輕時參加學生舞會,有首熱門西洋歌曲叫:Yellow river,是快曲,振奮人心。 青海遊第二天,上、下午兩回總計親灸黃河兩個小時,同樣精神亢奮,睜大眼睛、大開眼界。

西屯區台灣大道8/8-8/9夜間燙平施工 中市建設...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提升西屯區主要幹道的...

東南區里長聯誼深化合作交流 中市民政局長:辛勞可敬...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父親節前夕,台中市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