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2023臺灣囡仔,讚!」 12月23日上檔看見校園多樣性

教育部與公共電視合作節目「臺灣囡仔,讚!」邁入第15季,帶領觀眾走訪全臺20所中小學,以學生多元學習為題材,由學生介紹學校如何與在地社區共同發展特色學習課程,讓不論是千人大型學校,或不到20人的偏鄉小校,都有展現獨特校本課程的舞臺。該節目自12月23日起每週六上午10時30分於公視主頻道播出,公視+、公視兒少YT頻道同步上架,歡迎準時收看。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致詞表示,教育部與公共電視共同合作製播的「臺灣囡仔,讚!」已經進入第15季,介紹超過500所學校內容多樣的校本課程,可以看到孩子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之下,透過一個更靈活、實地參與的學習方式,在環境中實際地接觸、探究,學習表達,從日常當中養成對環境、自然等知識的探究與學習,甚至成為一個守護者,展現出來的自信;而這也是108課綱所希望讓孩子成為學習主體的一種具體呈現,尤其在11月、12月國際PISA和ICCS國際公民素養的調查報告,臺灣不只數學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科學全世界排名第四、閱讀全世界第五名,更了不起是全世界公民素養IEA調查為全世界第一名,顯示不管在公民素養認知、性別、人權、環境保護各方面的表現,臺灣孩子是真的有夠讚。

教育部說明,新一季「臺灣囡仔,讚!」共製播20集,每集30分鐘,首次分為國中與國小系列進行,分別由主持人「亞里」與「達伶」帶領觀眾走訪20所特色學校,透過該校學生帶領,深入體驗學校多面向的學習環境、生活故事及社團才藝,也讓觀眾透過鏡頭一起跟著孩子們探尋臺灣在地多元的生活及文化,看見臺灣教育的豐富與多元性。

每集節目均邀請造訪學校的學生入鏡,介紹學校與社區、地方文化結合的各種學習課程,除建立在地認同,也重視將學習與真實生活情境結合,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展現學生在課程中的成果。節目內容包括:兩棲爬蟲生命教育、客家文化伯公燒、攀岩與滑降挑戰、友善農作與水雉保育、體育競技與歌謠傳唱、蝙蝠生態課程、家鄉攝影創作、竹炮與原民文化、天文與環境守護、自然生態貓頭鷹、科技實驗技藝教育、溪尾文史陸海空課程、苗栗紅棗與陶器、水資源循環利用、少年劇團幕前幕後、自造者與程式設計、食物銀行食農教育、林業鐵道課程、海洋教育、生態與咖啡課程等,不僅呈現豐富的學校特色,也讓觀眾窺見臺灣各地的文化多樣性。

教育部表示,108課綱上路後,不論是都會大型校園或是偏鄉小校,各校都致力發展獨特的校本課程,打造學校品牌,並重視與在地社區文化的結合,讓校園不再只是學生的學習空間,更成為整個社區的交流學習中心。「臺灣囡仔,讚!」可見證學生在新課綱的多元學習成果,預見未來更大的競爭力。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基隆浪曲嘉年華熱力開唱 八斗子碧砂港展現山海音樂魅...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2025基隆浪曲嘉年華...

台灣貿易新動能關鍵 IEAT高峰論壇倡議「三力」人...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今(7/25)日舉辦「永續貿易、前瞻新未來」高峰論壇,匯集產官學界重量級代表,共同探討台灣如何在全球供應鏈重組、AI轉型與ESG浪潮的驅動下,於國際經貿重構中打造具備韌性與永續競爭力的人才發展未來。IEAT理事長黃教漳在高峰論壇時表示,在當前全球新的貿易情勢下,培育具數位力、永續力及國際力,「三力」新世代貿易人才,是打造台灣貿易新動能的關鍵。

中山站出發!週末搭捷運賺點數、換限量捷米好物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慶祝長安西路至南京西路...

第五回 存亡絕續 (九之五)

作者:小貨貨 亡羊補牢 民國66年大學聯招的數...

統一集團打造全新百貨「Dream Plaza」盛大...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Kimberley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