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便不等於沒便秘?!頻率+型態兩面向觀察是重點

年節期間的豐盛佳餚,極大地滿足口腹之慾,卻也可能造成腸胃的負擔,甚至出現便秘的問題。不少人都知道要觀察自己排便狀況,以確認腸道健康,但你知道嗎,每天都有排便並不代表就沒有便秘、而兩三天才解便一次也不代表宿便嚴重。在醫學上想判斷自己是否有便秘問題,解便型態與頻率都需要一併考量。

每個人的排便頻率隨個人腸胃蠕動的速度、飲食習慣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每天以原型食物為主、吃大量高纖維食物者,那麼排便的頻率就可能相較一般人多;但如果你每天節食,甚至飲食不均衡,便可能排便頻率會相對較低。根據研究來看,一般來說只要你排便頻率一天不多於三次、一週不少於三次,便是可接受的排便頻率。

在此,我也要提醒民眾,除了頻率外,其實解便型態也很重要,目前醫學上主要依據「布里托斯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來判斷,其中第1型與第2型即是有便秘的可能。

若是飲食、生活習慣造成的便秘,其實並不會對身體有太大的危害,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因為如腸躁症、腸癌等疾病造成的便秘,抑或是因年紀大、腸胃蠕動變慢造成糞便阻塞,進一步導致缺血性腸炎的可能。但到底要怎麼判斷便秘對自己有害與否,主要還是仰賴醫師問診輔以理學或腸鏡檢查才能進一步診斷。

一、醫師問診:藉由病史以及醫師問診判斷便秘可能是哪種狀況,並判斷客戶是否真的是便秘。

二、理學檢查:以肛門與直腸的指診為主。

三、腸鏡檢查:無法直接判斷是否有便秘,但針對有便秘主訴者,可了解是否有其他造成便秘的原因,例如息肉或腫瘤。

想要讓自己的排便順暢,最重要的還是從日常生活的型態開始改變。

一、攝取足夠熱量:攝取的熱量會影響大腸的蠕動,因此每日攝取的熱量一定要能滿足身體的生理需求。

二、攝取足量纖維質:纖維可分為水溶性(如木耳、秋葵)與非水溶性(葉菜類、菇類)兩種,建議民眾每日除了攝取足量纖維質,可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量。

三、喝足足量的水:尤其剛起床時,可以喝一杯溫水,促進大腸蠕動,以利排便。

四、早睡早起:上午腸道較為活躍,因此建議早睡早起,在腸道活躍的白天固定排便。

五、固定排便時間:藉由吃早飯、多喝水、起床後走走路或是體外按摩等方式,增加便意,並固定排便時間。

六、盡量不要憋住便意:排便時間不固定者,有時會因為通勤、開會等日常活動導致不能直接去洗手間解便,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腸道活動,糞便即可能在腸道停留太久,並造成糞便過乾。

最後提醒民眾,多數人評估自己是否有便秘的方法是依靠感受,比如解便後肚子是否舒服、是否解便困難等等,但這並不代表你真的有便秘。建議民眾若有相關困擾,除了找醫師評估外,一定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也建議定期進行腸鏡篩檢,「腸」道健康,才能順暢無負擔。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德布勞內10年「藍月傳奇」要落幕了

曼城中場巨星德布勞內(Kevin De Bruyne)4月4日晚上宣將在今夏離開球隊,結束自己10年藍月生涯,等於即將宣告這位曼城造就的一代中場大師的時代要落幕了。今年六月底將屆滿34歲的德布勞內,堪稱得上是這一代最好的中場大師之一,他在曼城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藍月傳奇」。

中職36年洲際首戰!中信兄弟奪勝 盧秀燕開球助威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中華職棒36年例行賽熱烈開打...

年度國際首發 2025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4月...

連續4年成為年度國際首發,國內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ATLife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將於 4月10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開幕。

當AO遇到ao,網球撞咖啡

民生社區變成CAFE或咖啡名店展示中心,三天兩頭就來一家排隊名店誕生。 住了40多年的社區蛋黃區民生公園(前中央公園),來了一家香港藝人投資的店。

台灣棒球名人堂會暫告熄燈

昨天收到,祕書長寄來的...... 非常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