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傳播論壇」於三月十二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本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吳世家教授策劃主持,集結了來自香港、台灣的精英。近年來全世界對可持續發展及ESG相關議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這使得該論壇的啓發與教育意義日益顯現。自2016年創辦以來,論壇規模漸增,已有超過1,600人參與交流。
主辦人吳世家教授提到,過去論壇中探討許多可持續發展策略與利益關係人溝通,今年則聚焦於「實踐中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强調在社區、公衆消費行為、企業中真正落實可持續發展,將理念轉爲實踐。議題靈感來自COP28所達成的協議及今年所聚焦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 11、12、17),前者標誌著全世界化石燃料的終結、再生能源的發展,强調了減輕氣候變化影響的重要性,後者是本次論壇關注的具體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朱順慈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可持續發展作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論壇作為學院標誌型的的年度活動外,未來計劃將規模擴大到香港專業人士的延伸學習,並進行沉浸式技術與CSR/可持續發展傳播與實踐整合的研究,為社會和學術界做出貢獻。
瞭解地區差異,打造差異化可持續發展策略
論壇伊始,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企業傳播碩士課程主任金素羅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溝通的區域差異和ESG」發表演講。她指出,瞭解全球範圍内對該議題理解的區域差異極爲重要,將直接影響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進程。在此基礎之上,企業需要結合理論並立足實務,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可行策略,並提供美國、中國大陸、香港、中東和北非等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情況進行分析,為觀衆提供了多元視角。
隨後,從事汽車產業25年的台灣森那美起亞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昌益,講解了全球EV發展趨勢、汽車排碳、國際輕型車全面零排放目標時程與電動車發展的相關内容,也深入淺出地爲大家介紹了Kia品牌轉型、席捲市場的成功之道。他分享由電動車相關法規到環境變遷,到在地政府的政策推動與Kia的EV發展策略 (連線、自動化、性能、設計) 與實績,以Kia EV9車款為例,為實現永續移動的目標,車室採用多達三類 (再生、生物、無BTX-苯、甲苯、二甲苯)10種可持續的無毒材質,逐步實踐Kia綠能革新的決心。
多元視角,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實踐
在跨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的華懋集團ESG高級副總監鄺天生,則從「平衡人類、繁榮和地球」的角度切入,以三個「P」(People人, Prosperity繁榮, Planet環境) 原則創造價值,例如: 活化香港中環街市,促進地區凝聚力及保育文化遺產。同時分享在房地產產開發不同階段的3P實例,包括: 設計與施工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減少碳排放,營運上採用零碳供冷系統、綠色租戶參與, 融資/投資方面強調綠色融資、ESG投資及盡職調查。
富邦金控永續暨品牌公關處處長林茂生著眼金融與生活,她與大家分享了企業在金融與非金融面的淨零行動。富邦金控連續四年被英國品牌諮詢機構 《Brand Finance》評為全球500大最有價值品牌及永續指數企業之一,近年來推出Run for GreenTM 等可持續發展項目,包含2050淨零轉型策略 (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同時,透過結合運動賽事致力於氣候議題主流化, 降低淨零的認知行動差。
奧美公共關係公司香港區總裁石嘉麗就「如何建構可持續城市及社區的傳訊關」議題進行闡述。作爲品牌建設與傳播的資深專家,她從建⽴及維護品牌和機構的聲譽角度,協助許多企業組織喚起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並鼓勵實際的ESG政策和社會責任行動。她指出: 人們希望成為改變的推動者,但可持續發展傳播必須迎合他們的私利,也就是讓可持續生活變得容易執行、突顯集體努力與 公開共同承諾、讓未來更靠近、讓可持續成為體驗。
即知即行,落實可持續行動
在論壇的互動環節中,百餘名參與者通過投票等方式參與了可持續發展承諾。他們紛紛表示,將會在之後外出自帶水杯,減少購買瓶裝水、減少購買和使用一次性用品、主動回收快遞包裝紙皮和塑料真正將可持續發展立足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