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手札 政治非關政治 創意古典音樂會

【作者/舒舒看世界 Chouchou’s Diary】

剛過的這個周末對法國人而言, 應該算是個重要的日子。

上個月歐洲議會選舉,法國極右翼政黨 “國民聯盟” (Rassemblement National)擊敗總統馬克宏領導的 “復興黨” (Renaissance ) ,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

這個選舉結果被解讀為法國人民對馬克宏政府和執政黨的 “不信任投票”。

 

總統馬克宏毅然決定解散國會、提前大選,希望能夠重新證明他的民意支持。前天(上周日)正是國會選舉的第一輪投票日。

簡單介紹法國選舉制:
法國的國會和總統大選,可以有兩輪。
在第一輪選舉中,如果沒有特定候選人獲得絕對多數票(50%), 那得到最高票的2位候選人,將在第二輪投票中對決。

但是,如果選舉出現高投票率(例如此次59.39%, 對比上次的39.42%),只要候選人的得票率超過總選民的12.5%,就能參加第2輪。

法國屬於 “多黨制” 國家,候選人通常很難在第一輪勝出,因此多會進行第二輪選舉。

在前幾屆的總統大選,最後都變成傳統左右大黨和極右派候選人的對決;而法國選民也都在 ‘’最後關頭‘’ 選擇了傳統政黨,讓極右派至今無法執政中央。

然,這幾年來隨著移民和治安等議題的不斷升溫發酵,越來越多的極右派政治人物在地方執政,也讓他們在國會的席位日漸增加。

這一次的國會選舉,讓我的法國朋友們很緊張。

 

他們不贊成極右派的民粹主義和排外政策,也擔心這次法國選民會因為厭煩馬克宏的 “綁架” 策略 (看準法國人不想讓極右派獲勝,只好投給他的執政黨 ),而任由極右派當選。

其實,就連法國的學者專家都很難預測這次的大選結果。

雖說選舉權是民主國家的基本公民權,然,對於我和身邊一些離鄉背井的外國朋友而言,也只是 “空中樓閣” — 我們沒有選舉權,自然也沒有参與政治決定的權力。

有時想起來會覺得挺無奈的。

我們住在法國、繳稅、盡公民義務,卻不能享受公民權利,無法以選票去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進而影響政策方向(然,有了選舉權,又能有多少影響政治的力量呢?)。

特別是看到某些法國人輕易的放棄投票時,不禁心想:

“選舉權(政治參與權),是否更該給予願意參與的人呢?而非只是一張天上掉下來的免費餡餅?”
所幸,政治雖然是 ‘’管理眾人之事”,人生卻不是只有政治。

在法國這個 “政治混亂的國家” (引自我的法國朋友),#法國人的隨性/隨興/任性,卻讓他們的文化藝術表現很有 “個性” 。

這個周末我沒去投票,卻見識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饗宴。

這場盛宴的地點是一個小鎮外圍的公園,園內綠意盎然,沒有什麼水泥建築物,只有簡單的一個噴水池,

臨時架起的五彩裝飾吊燈、露天餐廳和表演舞台。

下午的雷陣雨,沖淡不少初夏的暑氣;詭譎多變的天空,將夕陽餘暉變身為七彩雲霓,幻化成最美的舞台背景。

表演主題是 “公園舞者‘’ (Dancer in the Park),以 #古典樂 + #現代舞蹈 + #散文朗誦 + #即興油畫 創作 等不同的藝術形式組合呈現,別出心裁。

也許是我的孤陋寡聞。音樂和舞蹈、音樂和詩歌的組合很常見,但是搭配即興繪畫 ~~ 畫家根據他在現場的 #五感體驗 去即興作畫 ~~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表演,也因此吸引了我大部分的注意力。

我和朋友到的晚,坐的位子比較後面,看不清舞者的身影(舞台過於低矮),但是卻處於一個能夠瞧見油畫進展的角度。

從簡單、無意義的幾筆塗鴉開始,到第一個圖像/意象的成形,再不斷的變形 ~~

這位畫家的畫筆成謎,主題不斷的 “蛻變”,我從頭到尾無法猜想到他的下一筆會是什麼,只是不斷的經歷著他給我的驚奇和驚喜。

藝術之美 —
在於她的自由和不可測;

在於她讓我們在有限的物質世界,體驗到無限的精神國度。

繪畫如是,音樂如是,舞蹈如是,作家的文字如是。

眼耳鼻舌身意 ~~ 我們的六感,雖限制了我們體驗世界的工具,卻也帶給了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人生經驗。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從記憶到素養!國中會考更素養 《會考制霸》影音課程...

在AI快速崛起與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轉型的雙重挑戰下,國中教育現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如何有效學習?老師可以精準教學嗎?評量接得住嗎?」成為教育界共同思索的命題外,更重要是教育統計指出社會資本弱勢(偏鄉、清寒、隔代等)學生,在國中教育階段的會考主科表現明顯落後於一般學生,尤其在國、英、數三科「C待加強」比率為常態學生兩倍,顯示補救教育模式亟需翻轉。

發哥看周台英被判「足球死刑」之惡劇(三) 挺身護木...

周台英的台師大女足研究抽血案爆發後,從政治力介入,立委炒作推動嗜血加刑,加上網路輿論與媒體未審即判所掀起的「情緒審判」,誠如不平則鳴的教授范揚松在FB論述的,整件事從政治操弄、輿論操作、官僚執行、制度崩解等連動來看,先以輿論煽情定調,再借官僚之手迅速執行、重懲懲前毖後,達成「殺

湧現智庫聯手晧飛思科技登場 AI WAVE SHO...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在AI...

民生醫院心導管手術中心成立10周年 守護逾5000...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

高雄豪雨災情 社會局啟動異地收容機制 提供民眾安心...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