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後的清明

作者:翁老師

民國99年清明,我在代表處陳慧興武官陪同下從新德里飛往蘭迦,祭掃當年遠征軍留下的一片軍墓。800餘先烈埋骨的墓園草長漆落、祠堂傾,一片破敗,見之令人鼻酸!兩人當下發願重修。

未久外交部沈呂巡政務次長來訪,同行有亞太司副司長葛葆萱。在我與陳武官陪同下,他們專程前往墓園視察,回國即向馬總統報告,接著國防部高部長撥下專款,重修大事於民國100年底完峻。

時光荏苒,人事遞嬗,我的大學學弟葆萱如今身為駐印度大使。昨天清明,葛大使伉儷再由已經退役多年的陳武官陪同,重返蘭迦墓園祭拜。

不容青史盡成灰!我們一棒接一棒,對諸先烈當年為和平而戰的追思永不止息!


(借用陳慧興武官臉書之三張相片。)

註:2025/4/7發布於臉書

頭條留言
翁老師聊天室專欄
翁老師聊天室專欄
我因為職涯比較多元,累積了很多頭銜:科長、組長、主任、參事、大使、董事長、教授、獨立董事和顧問等。退休後回頭看,我覺得當我在校園裏被叫老師時,最感到自在與歡喜。我退休後在臉書上拉拉雜雜發佈了些短文,盼與大家共享,當做是邀請您與翁老師聊天吧!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林口網球場之美 波光瀲灧、滌淨洗清

一個上午的豪大雨,球場變成水鄉澤國,紅土場的周末會...

「阿祖去哪兒補習?」書院文化回顧與再生  臺師大張...

在生成式AI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科技擁有人性、靈魂與文明深度?由「中華孔孟學會」主辦 ,TKB台灣知識庫企業社會責任支持贊助的「人文講堂」系列講座,首場於10日舉辦,邀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張崑將教授以〈阿祖去哪兒補習?——臺灣書院的今昔〉為題,深入剖析臺灣書院從清代到當代的發展脈絡與時代轉化,探討書院精神在今日的延續與重生可能。

中國首次非洲聯合軍演 一場新的地緣政治博弈開始

墨新聞|編輯中心中國空軍於4月中旬首次赴非洲,參加...

減塑也能抽黃金!快到嘉義東市場、共和市場試試手氣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為...

走讀台中甜蜜山城! 「客庄小旅行」登場 民眾大讚超...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2025 探尋台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