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世壯運 活到老運動到老的國際嘉年華會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抓住時事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讓您掌握全球視角:)
「2025雙北世壯運」今天5月17日在台北大巨蛋揭幕,世壯運本質上應該說就是一場「國際運動嘉年華會」,賽會創辦重在鼓勵全球人「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的賽會理念,並倡導全球人「終身運動」及「全民運動」為宗旨,所以不管你我年歲有多老,都可以報名參賽,讓人人「活到老,運動到老」,才是賽會的真諦。
之前,發哥在非世界盃足球年,曾規畫一個「認識人生必修運動教育」的演講專題,主題正是談論人類邁入新世紀以來,你我都會感受到在工作、念書、照顧家庭之餘,現在,運動已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管是自己參與運動,或者是觀看運動競賽,它已變成了「全球通用的語言」,所以,作為時下的現代人,有必要把認識運動視為人生的「通識教育」看待。
世人皆知,全世界有兩大最具號召力的運動盛會,一個是世界盃足球賽,還有一個是奧運會,都是四年一輪辦一次,而且他們之間相隔兩年交替舉行。歷年來,從奧運會,再到世界盃足球大賽,雖然我們不是體育運動大國,但碰到這兩大全球運動盛會來的時候,相信你我多少感受到,在寶島台灣也會跟著全球運動熱潮而隨波逐流。
從上述全球兩大體育盛會中,讓我們深刻體認出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名出色的運動員,一個動人的運動勵志故事,不能只有虛幻的崇高精神,更不能只是閃亮的金牌,那需要「相容並濟」。不可否認,被感動,也是一種教育和成長,像昔日跆拳道國手蘇麗文的北京奧運的奮戰落敗感動,如果可以灌注人心,教育百姓,而能更深入、更了解、更關心運動文化與生活的話,那才是無價的影響,也比一面金牌更有意義。
努力爭取金牌,是運動員奮鬥的最大動力,萬一飲恨只要全力以赴,也是種悲壯美,不過,運動精神和奧運精神不必要被過度「神化」,其實奧運本身就是一個國力與商業的整合,這是一場商業與經濟、體育結合的「總體戰爭」。很顯然,我們社會對奧運的關注和熱情,比起那些先進國家,的確是冷淡多了,所以我們還成不了一個經濟大國或體育大國。
如今我們從奧運及世界盃的現役頂級運動員較競賽場,轉移過來看看世壯運賽會。發哥必須強調一點,就是世壯運賽會主要是為現役運動頂尖選手之外,提供給昔日競技場上退役的老選手們,尤其是刻意規畫給一般大眾追求參與競賽的一個舞台,實力好不好,技術優與劣,已不必那麼地在較真,能跟世界各地運動愛好一塊挑一場,就是爽啦!
事實上,競技場上最後的輸贏已不是賽會的焦點,最大的贏家是那半個月整個賽會期間,為我們主辦城市帶來的經濟效益,更無形中宣傳了我們寶島台灣的國際能見度,這才是我們申請舉辦世壯運的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