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考的危險 – Non-thinking is dangerous 

【作者/舒舒看世界 Chouchou’s Diary】

一位法國友人最近分享了一段話,原作者是享譽國際的政治哲學家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當世上每個人持續的對你說謊時,結果並不是你會相信這些謊言,而是沒有人會再相信這個世上的任何事情(失去信任)。
 
一群無法相信任何事情的人們(失去信任的一國之民),將無法形成自己的意見,他們不僅被剝奪了行為能力,也被剝奪了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面對這樣的人,你可以對他們為所欲為。」
 
出生於20世紀初的漢娜·鄂蘭,歷經德國納粹時期,最後旅居美國。一生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她,因此特殊經歷而淬鍊出透視事物本質的智慧。
 
漢娜鄂蘭最原創、也影響最深遠的政治理論是 —  “the banality of evil” 。在舒舒看來,那是漢娜鄂蘭提出的最犀利且最富明見的政治學見解之一。
 
英文字的 “banality” 內涵很深,一般習慣的翻譯是「平庸」,然,「惡的平庸」卻似乎無法訴說清楚漢娜鄂蘭欲表達的理念精義。 
 
平庸、平淡、陳腔濫調、缺乏原創性、缺乏啟發性等等,都屬於 banality 的一部分。
 
正是透過使用這樣一個含意「由淺而深」的字,漢娜鄂蘭精準的表達出她對於「惡」的深刻認識。 或許, “the banality of evil” 最貼切的翻譯是:缺乏思考、無反思而行的惡吧!
 
真理,即使歷經歲月,仍能跨越種族文化文字等不同價值,在蒙塵的世俗中發光 。
 
漢娜鄂蘭原文:「Quand tout le monde vous ment en permanence, le résultat n’est pas que vous croyez ces mensonges mais que plus personne ne croit plus rien.」、「Un peuple qui ne peut plus rien croire ne peut se faire une opinion. Il est privé non seulement de sa capacité d’agir mais aussi de sa capacité de penser et de juger. Et avec un tel peuple, vous pouvez faire ce que vous voulez.」
 
 
一部關於漢娜鄂蘭的電影:
頭條留言
舒甯馨
舒甯馨
舒舒,生於台灣、受教於台灣,關懷本土,更心繫天下。能流利應用中、英、法、德、日五國語言。喜歡寫作攝影旅行中國古典文學閑話天下大勢和笑談歷史風雲。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八德智慧監獄成爛尾工程 黃國昌怒轟法務部「政府太軟...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全台首座「智慧監獄」八...

民歌大團圓登場大巨蛋 百位民歌手齊聚一堂唱出半世紀...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眾多民歌歌手代表出席2...

品嚐九州熊本在地風味 ABV推出期間限定「熊本美食...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熊本,...

掌握健康新趨勢 美恆無限生醫以專業配方打造全方位保...

墨新聞|記者呂康滐/綜合報導近年國人對健康意識提升...

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文化傳承 舉辦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