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AI攻防 中國砸重金支持華為、中芯國際拚晶片自主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美中雙邊貿易關係趨向平緩,但美國仍打算持續掐住對中國AI晶片的出口管制。根據《CNBC》報導分析,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日受訪時表示,中國在這次談判過程中,數度要求美方放行晶片出口多達30次,但基於雙方在AI領域競爭,美國立場堅定、絕不會將「最佳晶片」雙手奉上。

報導進一步指出,中國已將「重任」寄託在本土科技龍頭華為(Huawei)以及中芯國際(SMIC),並試圖打造自主AI晶片供應鏈;專家對此提出看法,「儘管中國在設計領域有所突破,但在製造與先進設備取得上,仍面臨關鍵瓶頸」。

礙於美國對輝達H100與H20等高階AI晶片的銷售禁令,迫使中國產業轉向扶植本土新創,包括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HiSilicon)、沐曦、壁仞科技等均受注目。據外媒先前報導,華為推出的昇騰(Ascend)910C晶片,性能已逼近輝達降規版的H20,顯示中國GPU設計能力正急起直追。

半導體分析機構SemiAnalysis評估,Ascend 910B性能約落後輝達兩年,最新的910C僅落後一年,顯示中國晶片設計技術正在大幅縮短差距。

儘管軟體設計能力精進,製造技術仍是中國發展AI晶片的最大「硬傷」,由於目前華為仍遭列於美國實體管制清單,在無法委由台積電代工的情況下,被迫轉向中國本土品牌中芯國際。據悉,中芯國際目前已可生產7奈米晶片,甚至在華為Mate 60 Pro中導入5奈米製程,但基於良率低、成本高,始終無法看到台積電的車尾燈。

中國AI晶片「自主」的另一個關鍵限制,來自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最先進的極紫外(EUV)光刻設備,持續礙於禁令無法輸出中國,導致中芯國際被迫使用舊款深紫外(DUV)技術「量產」。SemiAnalysis分析師Jeff Koch對此直言:「目前中國芯國際7奈米良率偏低,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卡脖子的狀況仍無解」。

據傳,中國正嘗試由矽載體技術公司(SiCarrier)研發本土光刻技術;但分析師認為,要追趕上艾司摩爾的層級,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努力,預期中國在短期內難以突破。

在AI運算領域,高頻寬記憶體(HBM)與GPU同等重要,目前全球HBM市場幾乎被韓國SK海力士、三星與美國美光(Micron)三王稱霸,中國則由長鑫存儲(CXMT)試圖追趕。報導指出,長鑫存儲正與封裝廠通富微電(Tongfu Microelectronics)合作開發初步版本的HBM,但目前仍落後領先廠商約3至4年。

SemiAnalysis預估,長鑫存儲至少要到明年才能進入有效產量階段,因此華為仍須倚賴過往從三星等海外廠商囤積的HBM庫存,藉此支撐Ascend晶片運算效能。稍早也有報導指出,華為與武漢新芯(XMC)攜手打造HBM晶圓產線,但雙方仍未公開證實。

頭條留言
商傳媒
商傳媒https://sunmedia.tw/
商傳媒是一個提供財經、科技、智慧製造、醫療、產業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金融、科技網路媒體,其宗旨在於提供台灣中小企業一個產品新聞的平台,未來更將推廣至世界各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圖說:黃世洲夫婦(左四、五)在新開張的大東屋文心南...

3000公尺高原天鏡

老天非常照顧我們,三步併作兩步,我們到茶卡小火車站,走出雨幕、進得塩湖,天晴陽光露臉。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青海遊第三天,一行人到了熱貢「唐卡畫院」,聽聞台灣南部大雨成災,掛念家鄉親友,也祈願萬佛痛惜,護祐所有親友。

不到黃河心不死 黃河上青下黃

年輕時參加學生舞會,有首熱門西洋歌曲叫:Yellow river,是快曲,振奮人心。 青海遊第二天,上、下午兩回總計親灸黃河兩個小時,同樣精神亢奮,睜大眼睛、大開眼界。

西屯區台灣大道8/8-8/9夜間燙平施工 中市建設...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提升西屯區主要幹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