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防治接軌國際!一文看懂跨國乳癌防治政策與病友服務交流

「灰犀牛」指的是「已存在、顯而易見、發生機率高,且傷害大的事件,卻因為經常被忽視,最終導致嚴重傷害與衝擊」。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為喚起民眾對乳癌的重視,藉由「粉紅灰犀牛」為議題,期盼大家為乳癌防治出力。

今(2025)年,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舉辦「共商粉紅灰犀牛解方-亞太華人乳癌病團交流會」座談會,邀請來自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乳癌病友團體代表分享當地乳癌防治政策與病友服務內容。

台灣:乳癌年輕病友增加!早篩檢、早治療併進搶命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根據國健署 111 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多年位居台灣女性十大癌症之首,2022 年新發病例高達 17,366 人,且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警訊不容忽視。

黃淑芳表示,乳癌為台灣年輕族群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拿台灣與美國做比較,可以明顯看到,台灣乳癌發生高峰年齡落在 60〜64 歲,而美國乳癌發生高峰則落在 70〜74 歲,顯見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美國年輕 10 歲。

黃淑芳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女性確診乳癌的年齡,從 45 到 49 歲就快速增加,一直到 65〜69 歲之後才趨緩。

黃淑芳指出,年輕病友的增加,特別是 35〜39 歲為生育年齡高峰,不僅衝擊健康,更對女性生育計畫產生影響。這也顯示乳癌篩檢的重要性,是為守護女性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乳癌篩檢認知度高 但未反應在篩檢率上

黃淑芳表示,台灣乳癌篩檢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5 年,早期多只針對高危險族群,且篩檢需赴醫院進行,便利度不佳。但隨著罹患乳癌的人數快速增加,年輕女性確診越發常見,篩檢政策也隨之滾動調整。

除了擴大公費篩檢的範圍年齡、乳房 X 光攝影的使用,篩檢場地更從醫院走入社區,增加檢查可近性,期望能大幅提升篩檢率。黃淑芳說,透過便利的篩檢策略,有效找出 0 與 1 期的乳癌患者,達到早篩早療的目標。

黃淑芳憂心指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於 2024 年針對一般女性及乳癌病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女性知道政府有推動公費乳癌篩檢。宣導成效雖出色,但未完全反應在篩檢率上,仍有許多女性未進行篩檢。

該調查發現,有 61.5% 一般女性、52.7% 乳癌病友在罹癌前並沒有定期進行乳房篩檢。進一步檢視不願篩檢的原因,有 46.3% 的一般女性為年齡未達健保補助,以及擔心篩檢造成的劇烈疼痛感,只願意以自我檢查方式替代儀器篩檢。

因此,如果要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就必須要專注突破這些尚未篩檢的原因、解決女性不願篩檢的心魔,才能到預防目的。黃淑芳提到,首要件是深入社區,將公費乳癌篩檢服務送到家門口,持續說服女性踏出篩檢第一步。

此外,自費乳房篩檢昂貴,今年起,政府已擴大公費乳癌篩檢年齡,40 歲以上未滿 75 歲女性皆可以免費接受定期乳癌篩檢,讓篩檢不再是經濟負擔。常見乳房攝影及超音波自費約 1000 到 2000 元,3D 乳房攝影則在 5000 元內。

延續 2024 年起的「粉紅灰犀牛」倡議六大呼籲,除了今(2025)年已經上路的乳癌公費篩檢年齡下修至 40 歲,仍有五大呼籲仍需努力:

  1. 年輕病友生育保存:40 歲以下病友凍卵補助,生命、生育不再二選一。
  2. 早期乳癌用藥加速納保:乳癌用藥跟隨國際指引,新藥加速納保。
  3. 主動性心理支持資源:確診後「主動」提供心理支持資源,協助病友度過抗癌衝擊。
  4. 乳癌衛教資源 1+N:公、私衛教資源共享。
  5. 篩檢升級自由選:提供固定金額公費篩檢補助,受檢者自選篩檢方法。

source: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TBCA) 是一個由乳癌病友姊妹用生命力點燃的團體,一群認真的女人,用顆真誠的心,關懷、奉獻,一起築夢踏實、舞動生命的火苗,永不止息,此外,TBCA 提供的服務也相當多元,甚至巡迴全台,經常舉辦智慧病人醫學講座,帶領病友深入了解疾病,在抗癌路上不斷學習奮戰。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TBCA

.認識乳癌之旅:每年舉辦認識乳癌之旅活動,手把手帶領新病友了解抗癌旅途及注意事項。
.ABC 工作坊:針對復發轉移晚期病友,舉辦多元工作坊與心理諮詢,協助對抗徬徨與面對病魔的勇氣。
.智慧病人講座:巡迴全台舉辦智慧病人醫學講座,帶領病友深入了解疾病,在抗癌路上不斷學習奮戰。
.好心情工作坊:每年在台灣北中南舉辦超過 5 場好心情工作坊,提供手作課程幫助病友沉澱心靈。
.個人化服務:透過一對一服務,經護膚保養、芳療、靈氣療癒、筋膜放鬆及諮商,由專業老師帶領,使病友身心靈獲得緩解與改善。
.點亮雙色粉紅絲帶:每年於國際乳癌日舉辦點亮粉紅絲帶活動,邀集全台會員、家屬及志工共襄盛舉。

香港:乳癌篩檢政策以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先導計畫」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GCBC)主席王天鳳表示,乳癌也是香港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每年新增確診人數更是逐年上升。根據 2022 年統計,香港女性平均每 14 人即有 1 人罹患乳癌。

香港女性乳癌患者的年齡分布,就 2013~2022 年統計,以 50~59 歲最多,40~49 歲次之。發病年齡中位數為 58 歲,相比美國患者年齡中位數 62 歲、澳洲 60 歲,顯得相對年輕。

與台灣篩檢政策不同,王天鳳提及,香港衛生署的乳癌篩檢政策以風險為本的方式進行「乳癌篩查先導計畫」,為 44 至 69 歲、符合相關資格的婦女提供篩查服務。

經乳癌風險評估確定為高風險群族的女性,會由香港為衛生署轉介至外判的影像中心進行乳房 X 光造影檢查及輔助性的乳房超音波檢查。她說:「與全民篩檢仍有一定距離。」

為了解乳癌患者在診斷及治療過程中所面臨的心理挑戰,並提供相關的建議和解決方案。GCBC 針對乳癌病友進行了「香港乳腺癌患者壓力水平」問卷調查,發現約有 68% 的乳癌病友認為自己承受壓力程度有中至高度的壓力;其中,有 66% 受訪者認為與病情相關聯,更有 23% 認為「非常相關」。

王天鳳指出,調查顯示,乳癌對病人的壓力需要正視。因此,應適時提供乳癌病友全面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建構社區支持網路,以及癌友的壓力管理資源。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 (GCBC) 主席王天鳳說明,GCBC 提供免費的乳癌病人支援服務,這是由一群充滿愛心的乳癌康復者組成的香港「粉紅天使」團隊,她們為乳癌病友提供免費化療陪診服務;在香港公私營醫院陪伴乳癌病友接受化療,期間會照顧病友的情緒,解答病友的疑問,協助病友登記、輪候、交費及取藥,以減低病友在療程中的恐懼和憂慮。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 GCBC

.化療陪診:陪伴病友就診,緩解不安感
.粉紅熱線:熱線聆聽關懷病友。
.粉紅群組:群組解答疑問、提供支持和鼓勵。
.粉紅聊天室:為新確診及正在接受治療的 0-3 期乳癌病友設立紓壓小天地,幫病友梳理負面情緒,協助她們積極面對治療。
.加油聊天室:專為第四期及復發的病友設立的舒壓小天地,由社工及護士帶領,鼓勵病友並化解憂鬱情緒。
.粉紅學苑:定期舉辦身、心、社、靈的復康療癒綜合活動和乳癌教育講座。
.淋巴水腫服務:為有需要的病人量度乳癌患肢淋巴水腫,以預防及舒緩。
.一對一專業輔導:輔導病友並照護其需求。
.粉紅醫道:為病友提供免費的醫療諮詢。

馬來西亞:就醫時篩檢,晚期確診多影響存活率

馬來西亞乳癌福利協會榮譽秘書劉秀莉表示,根據馬來西亞國家癌症登錄報告 (2017~2021) 顯示,乳癌為馬來西亞女性十大癌症首位。馬來西亞篩檢政策採機會性篩檢(Opportunistic Screening),病患於一般就醫時接受臨床乳房檢查與乳房攝影。

馬來西亞衛生部建議,40〜75 歲女性應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但僅約 10% 女性有定期接受乳房攝影。而篩檢結果,約有 50.5% 乳癌個案確診為晚期,大大影響存活率。

劉秀莉提及,為提升民眾對乳癌的病識感,癌症研究(CRM)與乳癌基金會發起「Know Your Lemons」、「BoobBuddy」等活動,期望提升女性自我檢查意識。

而 BCWA 則提供乳房自我檢查教學、臨床乳房檢查、心理支持、患者教育等;National Cancer Society Malaysia (NCSM)& MAKNA 提供乳房攝影、超音波等篩檢服務。

馬來西亞在乳癌防治現存的挑戰,包括:偏鄉地區篩檢設施不足、民眾認知不足、轉介與後續治療系統等待。劉秀莉建議,需加強政府與民間單位合作,並提升篩檢可近性、增進大眾教育,進一步防治乳癌。

BCWA 提供女性乳癌自我檢查的教學、心理支持和患者的衛教,期望藉由診間外的力量,給予女性心理健康的扶持。

馬來西亞乳癌福利協會 BCWA

.醫院探訪及舒適包發放:實際走訪醫院並給予病友乳癌舒適包,舒適包內含乳房假體、術後胸罩、假髮。
.舉辦專家講座及工作坊:提供乳癌知識和衛教資訊。
.提供移轉性乳癌病友的照護與資訊指南:給予移轉性乳癌病友專業醫療照護資訊。
.多元復健活動:舉辦保齡球活動、歌唱活動、縫紉活動、舞蹈活動,以協助病友身心康復。
.聯誼活動:鼓勵病友不要孤單對抗病魔,並協助紓解憂鬱。

新加坡:提升民眾對乳癌與篩檢的認識,消除錯誤觀念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暨新加坡乳癌基金會前主席鄧敏貞委員表示,乳癌是新加坡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約佔所有女性癌症的 29.6%。每年有超過 2,000 名女性被診斷出乳癌,每年有超過 400 人因此病逝。

在新加坡,每 12 位女性中就有 1 位在 75 歲前可能罹患乳癌。根據新加坡癌症登記資料庫,2010〜2014 年依族群劃分的乳癌發病率,華族女性的發病率最高,其次是馬來族與印度族女性。

因了解乳癌早期發現對存活率的影響,目前新加坡第一期乳癌的診斷比例從 2008〜2012 年的 33% 增加到 2018〜2022 年的超過 57%,顯示篩檢與宣導成效顯著提升。

鄧敏貞指出,新加坡政府對於乳癌防治提供了全方位支援,從補助篩檢到未來可能的基因檢測補助,確保女性能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因此,新加坡 5 年存活率也從 1973〜1977 年的 49.9%,上升至 2018〜2022 年的超過 83%。

由健康促進局、各大醫療集團、新加坡癌症協會與乳癌基金會合作舉辦的宣導活動,提升民眾對乳癌與篩檢的認識,並消除錯誤觀念。篩檢補助上,在「健康 SG」計畫下,符合資格的新加坡公民可享有全額補助乳房 X 光攝影檢查。

鄧敏貞說:「早期發現能拯救生命」!定期篩檢有助於在乳癌初期,較可治療的階段即時發現 , 提高存活率。乳房 X 光攝影行動車(Mammobus)深入社區,讓女性更容易取得篩檢與照護服務。

乳癌基金會與邱德拔醫院合作,設立專門乳癌支持中心,提供女性諮詢、協助處理乳癌診斷帶來的情緒困擾、提供乳癌相關資訊工作坊幫助患者了解乳癌及治療選擇。

新加坡乳癌防治措施

.「與邱德拔醫院合作設立乳癌支持中心」
.諮詢與情感支持: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協助患者及其家屬應對乳癌診斷帶來的情緒挑戰。
.經濟援助指導:提供醫療費用相關的資助計畫資訊及轉介服務。
.同儕支持團體互助:提供與其他乳癌患者交流的機會 , 建立社群感與互助理解。
.教育資源提供:提供女性乳癌相關資訊與工作坊,幫助患者了解乳癌及治療選擇。
.復健與康復支持:協助乳癌病友完成治療後的身體復健。

乳癌不是孤單的戰役。我們可以讓每一位女性都在風險來臨前被看見、被照顧,再加上早期篩檢宣導、衛教知識普及、情感扶持,在這條粉紅道路上每個病友將不再孤單。

文/劉一璇、黃慧玫 圖/楊紹楚

頭條留言
Heho健康
Heho健康https://heho.com.tw/
Heho健康 我們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生活的建議及正確的健康資訊 我們希望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台北電影節入圍酒會公布台灣電影行銷獎及會外賽得獎 ...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影后入圍者(左起)張榕...

從外遇洞察人心》「當信任瓦解,你還敢愛嗎?」林萃芬...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最難...

第五回 存亡絕續 (九之二)

作者:小貨貨 指點迷津 不記得是民國64年11...

藍新集團攜手數發部,打詐成功阻擋九成假網站

為強化網路交易安全並防堵層出不窮的偽冒網站詐騙,藍新集團攜手數位發展部及第三方支付同業代表,共同推出三大防護機制,從內到外提升資安防護與詐騙監控力。今(7/4)日數位發展部舉辦「公私協力防堵偽冒網站」記者會,宣布自2025年六月合作以來,已成功阻絕超過九成假網站,守護消費者財產安全。面對「假投資」、「網購詐騙」及「假買家騙賣家」等常見手法,藍新科技與主管機關及產業夥伴積極合作,從技術到宣導全面強化防線。

AI 應用帶動換機潮,神腦公布熱銷榜 Galaxy...

AI浪潮推動智慧手機市場全面升級,神腦今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十大熱銷手機榜,顯示AI功能從旗艦擴展到中階市場也掀起搶購熱潮。價格實惠的三星Galaxy A16空降榜首,打破以往高階機稱霸局面,緊接其後的是iPhone 16 Pro、三星S25系列與iPhone 16 Pro Max等旗艦款,延續高階市場穩定買氣。中階機三星A56位居第五,OPPO A5 Pro與Reno 13系列分列第六、第七,Google Pixel 9系列、vivo V50系列及SHARP AQUOS wish4則包辦榜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