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年度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於今(8)日上午11時放榜,學生可至桃連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報名分發系統平台查詢分發結果,或至各高中網頁查詢榜單。教育局表示,此區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考試分發為免特合一、一次分發到位,分發由中壢高商行政團隊,加上國中端師長及免試入學委員會共同的努力,終能圓滿順利完成。

報名參加114學年度免試及特招考試分發學生共計1萬3088人,分發結果共1萬3066人獲錄取,總錄取率為99.8%。學生平均選填志願數為14個,其中第1志願序獲錄取者占68.48%,前3志願序獲錄取者則占99.35%,已連續3年提升,證明學校平日進行多元適性輔導發揮功能,另此區辦理免試入學試模擬測驗使學生能實際演練分發,均有助學生適性與準確地選填志願,更顯示家長已能理解與支持孩子朝自身興趣及務實的方向選擇升學意向,支持孩子實現夢想、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另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有大園國際高中的國際文憑課程專班共2班,計50個名額。分發結果共錄取42人,顯示此區特色招生的特色課程與市立高中辦學成效已獲肯定,能吸引優異學生就讀。

今(114)年未獲錄取人數共22人,為近5年新低,經全面性檢視學生選填資料發現,主要原因是學生選填志願數過少,未獲錄取學生平均選填志願數為4個,顯示選填志願數太少確實會影響分發結果。次要原因則為多元學習表現分數過低,該積分包含均衡學習、品德表現、服務表現及才藝表現,建議未來考生可及早了解多元學習積分認定方式、試算個人積分並積極爭取加分機會。此外,另有少數學生因未善用本區職業類科同一職群各科分別連續選填志願視為同一志願序計分之規則,或僅依傳統升學排序方式做志願選填,皆可能是造成落榜的原因。
在此次分發錄取的學生中,計有4764名學生不須進入同分比序項目就已錄取學校,彰顯學校輔導多元適性選擇及善用個人序位成績分析發揮功效,且家長與學生能共同討論及分析志願選填,讓學生如願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學校,而同分比序至會考標示總點數項目已可錄取者累計有1萬2569人的學生。此次免試分發增額錄取共計39人,分散在13所學校19個科班,分別為公立學校34人及私立學校5人。此外,此區仍有3585個未額滿的名額,扣除進修部之名額後計有2708個名額可續招,未獲錄取學生可向欲就讀學校詢問續招事宜或於7月29日起至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免試入學續招資訊網查詢。
教育局提醒,今年不另寄發分發錄取結果通知書,錄取的學生需於7月10日前至錄取學校報到,請依各錄取學校規定辦理報到事宜。逾期未報到者,視同放棄錄取資格,相關訊息可至各高中學校網站查詢,已於免試入學錄取且報到之學生,如欲報名參加後續其他招生入學管道,應於7月14日下午14時前,填妥「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由學生或父母雙方(或法定代理人)親至錄取學校辦妥放棄錄取資格手續,逾期未完成放棄錄取資格者,不得參加後續招生入學管道。如需進行分發結果複查,應於明日下午14時前向中壢高商提出申請,另申訴期限為7月14日下午4時前,同樣向中壢高商提出申請。
過嶺國中學生王家樂此次如願錄取其第一志願武陵高中,儘管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學習態度極為認真積極。上課時專注聽講,善於掌握學習重點,主動思考問題並踴躍回應師長提問,能有效吸收課堂知識並靈活運用,充分掌握學習方法,學業成績保持班級第一名,各科均衡發展,品學兼優。此外,具原住民身分的他語言天賦亦十分出色,曾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卑南語朗讀比賽榮獲特優佳績。
中壢國中古安香同學錄取中大壢中,她4歲隨父母從印度來台,初到台灣時語言不通,父母也無法協助課業,但在老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建立自信,成績也逐步提升。進入中壢國中後,各科均表現優異,並曾獲校內中文字音字形及英語朗讀比賽第二名。國三時雖模擬考不理想,調整心態加倍努力後,終如願達成目標。她感謝中壢國中所有師長與同學,以及父母的支持,期盼升學高中後繼續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此外,設籍本區會考成績5A學生選擇就讀社區高中,可獲得「亮點躍升計畫」5A獎學金,4學年補助20萬元,3學年最高可獲補助60萬元,本學年度共有22位學生以5A成績第一志願錄取社區高中。楊梅國中美術班學生林晉佑,不僅在美術專項學習中認真付出,在學科方面更是全力以赴。尤其是九年級時秉持自律精神,每天規劃課後每1小時的自主學習,週六更是參加學校自習班,藉由勤練題目強化各學科實力,在會考前半個月,更衝刺最沒自信的弱項英語科,終於達成5A的目標。選讀楊梅高中是受到哥哥的影響,哥哥也是楊梅高中畢業,考上成大電機系,因此希望在未來三年高中生涯中,以就近入學省下的時間和精神,為自己創造更充裕的學習規劃。
同樣來自楊梅國中的彭睿勝,是一位高度謹慎、自我要求的學生,每天按照進度預習。他的性格謙卑、熱心,藉由和老師、同學討論的過程,提高答題的精確度與自信心。此次能取得會考5A成績,分發至理想的高中,他是將「養兵千日」的上進心充分發揮,相信堅持下去,必有收穫。他第一志願選讀楊梅高中,可以有更充分探索自我、發揮潛能,為未來大學選系做長遠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