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科技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營業利益年減56%,創下自2023年以來首次季度獲利衰退。三星表示,營收下滑主因是美國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限制導致庫存評價損失,拖累記憶體事業部表現。
綜合外電報導,三星週二於首爾發布數據顯示,第二季營業利益為3.9兆韓元,遠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出其在大AI時代面臨到結構性挑戰;雖然三星同日宣布啟動3.9兆韓元庫藏股計畫,試圖穩定市場信心,但股價仍震盪收黑。
這次重挫三星主因,包括美國新一輪出口管制衝擊,新禁令牽涉全球向中國輸出高性能AI晶片,其中包括三星製造的部分先進HBM與DRAM產品也被迫調整出貨計畫,造成龐大庫存需評價減損。
面對AI浪潮帶動高速記憶體需求激增,三星原本寄望於大規模出貨HBM晶片與DDR5記憶體翻轉頹勢,無奈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成為營運拐點。
外資機構分析,儘管三星是全球最大記憶體製造商之一,但在AI訓練所需高帶寬記憶體(HBM)市場上,目前明顯落後對手SK海力士與美光(Micron)。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三星於2025年第一季HBM市占率僅約20%,遠低於SK海力士的55%。
此外,據韓媒報導,三星因旗下晶圓代工事業部門業績不佳,面臨沒有發放獎金的窘境,反觀台積電員工分紅平均每人逼近新台幣200萬元,年資六年以上的工程師,總收入甚至可以突破新台幣500萬,至於競爭對手SK海力士發放的獎金也達基本薪資1500%,創歷史新高;對比之下,三星與績效掛鉤的薪酬減少,因此採用其他方式提振員工士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