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筆鑿—杜三鑫書、畫、印》台北市內湖長歌藝術現場開幕,展出近百件書法、繪畫、篆刻傑作,並設有相關專題講座,提供同好前往觀賞品評。
曾經的我們,是否因為大家口中說的藝術家而感到好奇?是否在人群中尋覓精神世界與你共鳴的人?也許是你的情人、家人、或是一位陌生人,藝術家杜三鑫藉由無數短小砂礫般的焦墨短皴,一點一點,一排一排,堆砌出一幅幅山石錯綜複雜的厚實肌理,像人生一步步堆砌成一幅自像,從欣賞到共鳴至理解,藝術家有時像水中的倒影般,讓我們找尋自己,自然且真切。
藝術家杜三鑫以篆刻與書法聞名兩岸藝壇,風格獨具的書法、別出心裁的繪畫、奇特不凡的篆刻,悠遊異彩紛呈的創作宇宙,探求廣袤、豐盈的心靈世界。
抽象具象之間
杜三鑫十歲習書,師從謝宗安、張光賓、吳平等名師,數十年勤奮積累,筆墨功底深厚。他涉獵諸體,尤擅長隸書、行草。近年來書法創作逐漸抽離文義、更抽象化、視覺化。畫面行列密佈,遠觀似急雨驟落,明明滅滅,極具視覺張力;近觀則不疾不徐,寫至筆乾墨枯猶在飛舞,形成獨特飛白意趣,如古戰場之入陣曲,英姿颯爽,震人心弦。唐代張懷瓘:「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杜三鑫正符所言。
杜三鑫篆刻創作既豐且精,十多年來,單是佛像印就刻了兩、三千方。他喜以隸書入印,追求樸實自然、高古博雅的呈現,風格受來楚生、魏晉石窟造像、唐朝善業泥、民國姚茫父影拓等影響。知名藝術鑑賞家胡西林以「鐵筆鑿鑿,方圓並濟,柔而彌剛;且入刀既深,字口愈明,厚實古拙。」來形容其篆刻。
揮灑多元想像
杜三鑫繪畫深受其書法、篆刻思維影響,一組微觀奇石創作《叩之有聲》,以抽象形體敏銳的感知,追尋石頭肌理中的萬竅之聲,讓人驚艷。頭圓腳尖蓄勢待發的太空飛船、四肢強壯攜山而行的巨石金剛……他筆下奇石如受魔法召喚,可幻化出各種天馬行空的造形,滿溢野性率真的想像力。空白處他用文字填滿《雲林石譜》,時如漫天粗雨灑落,時如舞台兩柱分立,與嶙峋怪石相映成趣;甚至四面回環顛倒,如水覆石,畫面不分東西南北,頗生奇趣。
傳統水墨以線立骨,和水生韻,塑造畫面靈動氣質,杜三鑫卻反其道而行,以無數短小如砂礫般的焦墨短皴,一點一點,一排一排,堆疊出山石錯綜複雜的厚實肌理,產生類似「斧鑿」的獨特趣味。畫面都採用滿版構圖,只在山棱和深谷留下微小空白,如同篆刻黑白分明的拓片,虛實相生。多年前,杜三鑫從恩師張光賓畫作中獲得靈感,開啟相同尺幅與空間感創作的嘗試,如何透過山石、樹叢、流泉、飛瀑等元素,演繹出精神臥遊的山水之境,成為他十年如一日的修行。而當每件畫幅具有相似的基因,觀賞者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自由拼接畫面,成為「再創作者」,富有互動性水墨語彙也由此而生。
創作本真自然
杜三鑫是一位創作、理論與實務兼擅的藝術家,早年自日本筑波大學書法研究所畢業後,曾任職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多年,深入參與明末清初各大書畫家作品的典藏、展示與研究工作,也因此,龔賢、戴本孝、八大山人等都對他的創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最初促使他從書法、篆刻跨至山水畫創作的,卻是前輩畫家張光賓先生,光老一句「寫書法的人畫山水沒問題」使他一腳踏進山水世界。
「創作就像小孩子打電動玩具一樣,為什麼捨不得停機?因為好玩嘛!藝術家如何從創作中找到樂趣是最重要的。」杜三鑫如是說。用刀鑿刻佛像,用筆刻畫山水,杜三鑫把這種探求過程稱為「筆鑿」。不論是書法、篆刻、繪畫,他的作品無不貫通著一股本真自然的氣息。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407巷32號 長歌藝術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