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創造高薪工作,教育訓練只是無謂投資

文:李天豪

有一種說法:
「只要對教育投資夠多,將來一定能收穫回報」
驗證我們身邊的歷史,這種說法,似乎有點倒果為因了。
 
比如說,1960年,菲律賓人的平均收入是臺灣的兩倍。
而且,當時菲律賓人的識字率,比臺灣高多了。
論對教育的投資,1960年的菲律賓,無疑比台灣好。
更重要的是,菲律賓人識的「字」,還是英語,比台灣人的更有競爭力。
 
如果按照:
「做好教育,就能創造國家競爭力」的邏輯來看的話
菲律賓肯定比台灣發展的好。
 
但是,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顯然不是如此….
接下來五十年,臺灣經濟增長速度比菲律賓快多了。
現在,台灣的人均收入,是菲律賓的十倍。
 
這並不是特例。
 
1960年代,阿根廷的識字率比韓國高很多,而且人均收入也是韓國的五倍。
但是,現在韓國的人均收入,則是阿根廷的三倍。
 
所以,未必是教育水準決定了經濟增長。
 
相反的,是經濟增長以後,多了更多高薪職位,人們為了能得到這些職位,才對教育產生更大需求。
沒有好人才,一個國家當然發展不起來。
 
但是,只有好人才,卻沒有創造高薪工作的產業基礎,那麼也沒用。
人才要嘛外流,要嘛閒置…
 
歷史資料顯示:
「產業升級改革,必須優先於教育產業發展。」
 
頭條留言
李天豪
李天豪
資深歷史老師,服務於教科書出版社與補習班多年。 喜歡看歷史,更喜歡說故事,規定自己一年要寫一百萬字。 說書不只是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寫出來的文字,都是可以說的故事。 每個故事背後,主角不同,說的都是人性。 人性永遠不變,幾歲來看,總是很有意思。 以史論今,希望以後可以論金,最好不要變成論斤。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直播技術引領潮流 「IVE SCOUT」演唱會震撼...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在數位科技迅速演進的今日...

將最好的春日保養 獻給最親愛的媽媽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春季是萬物甦醒、身心轉換...

樹科大輔導農村永續計畫 餐飲與社區合作推出特色伴...

南部最大聲/高雄報導 每年四月二十二日為世界地球...

DJ HEAD以花入歌好雅緻 台泰藝術家隔空灌溉打...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DJ HEAD打造賽...

世界地球日北投小同學 打造了四艘獨⽊⾈在五分港溪撿...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臺北市最美河川⽂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