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做的事(一)

圖文:張銘隆

民國69年到76年,三十郎當,雖然依著自己的興趣開了一爿小小的戶外用品店,叫做「山美行」,卻不是賺錢的生意,不時還得外出打打工貼補生活。
 
原本是休閒娛樂的水肺潛水,轉化成為另類收入來源,那些年除了教學,水下工作從泥漿、下水道、水庫、堰堤、海纜、儀器布收到割絞擺、清船底、撈沈船…經歷了不少「非常潛水」是難得的人生經驗。前些時才從倉庫裏撈出了富士山丸的紀念品,前天,昔日的工作夥伴沈家聲和「老闆」湯武慧又正好聯袂到訪,帶來一些舊照片,更喚醒了當年記憶。
 
和老湯一起從事的氣象局台東成功氣象站潮波儀檢修,是精采的一局。說到這條氣象海纜,似乎真與我特別有緣,前後跟過兩個老闆,參加過三次行動。
 
七千公尺長、1/8寸鋼線雙層鎧裝電纜,得從四十餘公尺深的海底撈起,切開鋼線、接好導線、做好防水包覆、再放回海底。
 
有一次,四個水鬼接力硬是完成了七公里的越野潛水。在昏暗的海底雙手沒在淤泥裏,抓著泥漿裡的電纜,一把一把爬著前進,深怕一鬆手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又,一個人只靠一條細細的標識繩,懸浮在完全開放的海下做減壓,是得要幾分「憨膽」才行。
 
又有一次,我派在高潮線上接線,位置正好在一座柴魚工廠的小溪下游,「屍臭」薰得我不住嘔吐,接好線,也快昏死過去了!
 
潛水人的工作,大約都是「know how」,對於最終目的(know why)少有參與,所執行的多是整個計畫的局部,工作往往單純卻非常重要,非得有這把水中功夫莫辦!
 
所以它常常有新的挑戰!新的探險興味!所以是我喜歡的工作!
 
那些年做的事。(張銘隆)
頭條留言
張銘隆
張銘隆
民生報戶外版記者,也是個大冒險家,台灣第一批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Mount Everest)的登山家之一,也是潛水家、航海家、獨木舟玩家…(曾經划獨木舟環島)。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後防失守千古恨 常見忘了危險總在身後

U20亞洲盃八強淘汰賽2月22日東道主中國大陸青年隊,全場佔有較多優勢下,卻因在最後補時第90+5分鐘犯了防守大忌遭沙烏地阿拉伯1比0絕殺,後防失守千古恨!這失守狀況實在不應該,然而卻常見在任何國際賽中發生了,大家老是忘了「危險總在身後」的警覺性!還有千古不變的「防守最危險地帶」。

從財政布局看新加坡優勢 童振源剖析保持領先的關鍵策...

我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新加坡總...

台北市花季展3月開跑 鬱金香、杜鵑、玫瑰、海芋延續...

今年士林官邸鬱金香展過了明天就要結束了,這場春日...

基隆直播派對沸騰!中華隊火力全開 市府攜手崇右影藝...

圖說:「昨天輸的今天全贏回來!」...

經濟部辦理幸福婚宴市集 鼓勵銀髮與新婚夫妻辦理婚宴...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不論是準新人或是走過25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