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林佩蓁
昨晚貼在微博的本幫老菜「同源匯」,醒來閱讀量已經突破20萬。巧合的是,FB跳出來回顧了18年,心怡姐和我在同一天在上海舉辦了愛飯團「上海老味道」餐會,真的很想念大家。這篇短文,和台北的朋友一起分享。
同源匯劉師傅搬到淶坊路的地點,從私房大菜風格,轉變為「家常·家藏·灶頭菜」,許多市面上再難找到的老味道,特別是費時費工但賣不出價格的菜。冷菜「鹽水小碗豆」,秀秀氣氣的掀開豆莢A面,每片都修整齊頭齊尾,留下B面托著碧玉珠蕊;「土豆色拉」席上四位上海媒體老師說是小時候家裡做的味道。
劉師傅的新店,仍然以熟客為主,思念的幾道大菜提前預訂還能吃到。其他的菜色,都在門口的大黑板上,整齊書寫著,我們一幫人站在門口光是讀菜名已經十足興奮。
幾道熱炒,選料好,巧思足,火功刀工俱佳。「茭白炒土雞蛋」,安徽土雞蛋特有的金黃色澤,既香又味濃,大油猛火炒得嫩溜溜的,包裹住時令水八仙茭白絲的爽脆,鑊氣、蛋香、油香,讓人欲罷不能。
C位的這盤「碧綠炒舌花」是店裡熱銷菜,一百人中大概只有兩人能猜出食材。豬門腔與腰花炒韭菜花、西葫蘆,Yolanda形容是一場舌尖上轟轟烈烈的戀愛,筷子捨不得放下,瞬間光盤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石鍋裡燒得滾燙的「珍珠豆腐」,用嫩豆腐慢炒成珍珠米粒大小,火腿、胡蘿蔔、蝦仁碎,碎到有鮮香而不影響豆腐嫩滑,一抿就化開的口感,尾韻是回眸一笑的芫荽香氣。
劉師傅好久不做的功夫老菜「棗泥醬方肉」、「清燉八寶鴨」,為了我們提早了幾天開始備料、製作,兩道菜我寫過好多次,能重溫他們的味道,心裡還是很感動。
今晚初次嚐到這裡的八寶飯,用果味豐富的葡萄、黑棗、紅棗果脯、核桃、松子等堅果,足料紅豆沙、滴玫瑰露點睛,再淋上桂花蜜,豬油和糖下料足而味厚,再用果香、花香巧妙平衡,每一口都是心滿意足。
兩面黃也是我的愛,今晚全面上海話交談,我如同鴨子聽雷。但好吃才是硬道理。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