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和山事有點雷同;有時一段繩子或一個繩結的好壞,就關係著工作成敗,甚至人命安危。
阿北仔打少年時從初級童子軍直到服務員木章訓練,又從登山、釣魚、攀岩到帆船、繩藝編索,編製自用潛水射魚網袋、手作木框蒙皮格陵蘭舟….對各種繩結相當自信。
當年從事水中工程的團隊,只要涉及繩索、繩結的活,自然非我莫屬了。
在泥漿裡只靠觸覺,用1/2吋鋼纜綁吊基礎樁鑽頭的故事不必重複。
另一次參與中油長康二號油井,水深85米井口定位信標重置工作。水面聲納找到井口「聖誕樹」位置後,得先投臨時定位浮標,重錘是灌滿水泥的汽油桶,浮標是空汽油桶,兩桶中間是長達百米的20mm直徑浮水性白棕繩,也兼作導潛索。「Let go」下沈途中繩索不可糾纏,全程直到水下工作完成,收回重錘,都不能鬆脫。
還有一次是蘇澳港外儀器布放,海流和風影響,儀器繫繩和船錨索纏絞,很難解開;最後是努力逆流拉回儀器得到一段暫時鬆弛的繫繩,割斷後在海流重新漂走儀器的瞬間,解開船錨索並在斷口上打出一個「水結」結實繫住潮波儀。
海用繩子從細細的釣線到網綱、錨索、碼頭繫纜、拖船陪纜到各色鋼纜…..。繩結從最簡單的單結、最常用的平結,最多用處的稱人(帆索)結,解索錐輔助的串、(編)繩藝….多記多學,到時才能得心應手、確保安全。
讓我來拉一下個人的繩結小心得(看圖說古):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