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情況更險峻,每天確診及校正回歸人數,比股市震盪還讓全台老百姓更波濤起伏。
疫情何時可降溫,不知道?!
病毒如何有破口、如何擴散、如何流竄,感染者足跡如何移動,不知道、似也快不重要。
疫苗確切何時可到、數量多少、何時我們可打到,不知道?!
有沒人最後該為這疫情失控扛責、究責?!扛了於事無補、究了好像也沒用。
小老百姓的日常外出,只能在口罩、帽子防護罩、防護衣構成的自我保護內,以一種感覺像是窩在一個隱形泡泡中,緩緩移動;外出移動時,吃個飯都是困難、進小七買杯咖啡都很麻煩。
回到家,先噴噴酒精,然後看到新聞覺得心煩。
只能自求多福、自保其身,祈求今天的外出沒有接觸到不該碰的、沒有受到感染,不會明早醒來開始覺得身體哪裡怪。
我們的救助工作還是繼續,因為除了新冠肺炎蔓延,人間其他所有的苦難病痛、癌症、中風車禍癱瘓這類事故,還是一樣持續發生,發生在弱勢家庭中,困難來了,仍然挺不住,而且在疫情混亂局勢中當中,其他弱勢病苦家庭的求助或就醫可能都受到更多影響或資源有限排擠。
最近探訪個案,有肝癌末期爸奮力想活著,就算癌細胞已轉移到腦,還是要為年幼孩子拚搏求一絲生機。
另一位肝癌末期爸,我問他想對妻兒說些什麼,他在我的攝影鏡頭前,痛苦流涕道別,聽得我都心酸。
看到一位車禍遭撞18歲年輕孩子,全癱近乎植物人、剩眼睛嘴巴有時睜大大的,但已不會回答講話,身體手腳不時抽搐抖動,他的媽媽沒有放棄他,伴在他的身旁幫他做復健、跟他講話。
這些人這些事,在我們此刻注意的疫情新聞之外的台灣某個角落,一樣還有很多家庭正陷火熱磨難考驗。
不知出路下一步,或是明天怎麼過?
我們的工作小組,人少,只有6人,可用資源不多。
為了疫情嚴峻,可能升級到四級警戒,而且實在不知指揮中心的4級機制規劃會怎麼設計。
這日,我們電話討論因應的採訪探訪及會務行政作業,然後我們以預設假想的4級封城警戒,以封城3周時間長度規劃,再分ABCD等級狀況模式寫6人小組分流工作分配及排班,簡單一寫也是1600字。
我們能想到的A、B等級是還在可應變承受,若C、D的可怕等級,我們已幾乎難以應變。
在寫好發送同事參閱的同時,我想的是,我們這樣6個人的一個小組,這麼簡單人力配置都需要一份1600字、分狀況等級的工作分流部署應變方案。
我們的政府指揮中心到底在去年至今,超前部署在什麼情況做了哪些規劃、哪些分級機制,各部門跨部門交通教育經濟國防部會,還有對民間企業、家庭、學校、醫院的相關因應措施。
到底超前部署的疫苗購買及生產,防疫作為的企畫方案及配套措施在哪裡?!
可不可以拿出來!
還是,大家都只是活在一個想像以為安全的、自得意滿的、謊言滿滿稍戳即破的幻影泡泡裡。
【210529-H札記-泡影】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