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居住、辦公、店面、交通的概念將有轉變

 
罕見地這幾夜都睡不太好,所以明明是起身工作,卻又躺在沙發上看著閑書,不知不覺,又複習了兩本。
 
疫情蔓延到現在,人們的作息被改變,這個過程歐美國家比我們早經歷,為時也比我們久(至少目前判斷還是)。即使疫情結束了,也會有巨大的影響。
 
首先就是住。人們會願意花更多金錢在自己居住的環境,原因是住家已經不再只是住家,隨時有可能再延伸為辦公室。不但很有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間,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家中。
 
所以有更多人會被至少一房一廳的房型吸引,而慢慢遠離套房。市中心的住宅會更貴,花在裝潢上的錢價量俱增。有更多人選擇至少有輛車備用。月租停車收費會更貴,臨停的停車費也不會便宜。
 
短期內辦公室的價格不會有太多起伏,不過店面的價格會加速下滑,不知因為許多租用的一場過不了這一關,新業者或要搬家的商戶,會設法避免一樓,因為租金貴,又隨時有風險。
 
其次是買車的人會愈來愈多,除了iRent等共享經濟業者會蓬勃發展之外,年輕人搶買雙B(尤其是賓士)中小型外匯車的狀況,會愈來愈顯著。
 
在疫情前沒有買房買車,接下來才要出手的,代價會攀高。
 
補遺:有人詢問區位的不同發展。愚以為因為台灣不同於歐美,市中心的生活機能較好。疚情期間,忠孝敦化和信義安和附近居民的生活受影響程度低。看來所以應該是「蛋黃區」和「新開發區」(戶戶有車)都受歡迎,市郊老社區比較不受青睞。
 
頭條留言
吳光中
吳光中
現任「樂聯網」內容長,淡江大傳系畢業,在民生報當了17年記者,2006年轉戰網路,曾任NOWnews主任、ETtoday副總編輯、好房News總編輯,喜歡親近大自然及美的人事物,同時也是一位重機騎士。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為了好好生活,必須自救!卓伯源呼籲公民挺身反罷免

針對近期「大罷免」行動引發的社會爭議,前彰化縣長卓伯源直言,這不僅是一場政黨間的權力鬥爭,而是牽涉到台灣未來方向的關鍵抉擇。他警告,一旦罷免行動成功,失去國會制衡的總統將更容易推動「實質台獨」,恐導致區域安全風險急遽升高,最終影響的是全民生活。

OpenAI否認與Robinhood合作販售「代幣...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美國AI領頭羊O...

銘鑄五靜巷現身大有核心 質感生活從「住得剛剛好」開...

商傳媒|記者朱立君/桃園報導鉅慶建設秉持穩健經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