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國足球史上男足最值得炫耀的是,曾經在1915年至34年間連奪九屆的昔日遠東運動會足球冠軍,以及在1954年和58年連奪兩屆的亞運會男足金牌,而在寶島台灣當時一直是個足球荒漠地,即使在台灣光復以後,代表中華隊陣中也難得有台灣腳在裡頭,不過,早在63年前曾經留下最早的一批台灣聯隊足球好手,如果要說出自台灣聯隊的名腳,這才是正港的台灣腳,也是發哥著筆寫下這篇還原足史交代的用意。
日據時代的台灣基本上是個足球荒漠地,甚至在台灣光復以後到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了解中華民國在台灣足球史的人該知道,我們國家在1970年以前出席國際正式足球比賽,幾乎由香港的華人踢天下,較早前還有從大陸來台的上海幫國腳如嚴士鑫、金祿生、徐祖國和陸慶祥等幾人,參與過1954年亞運會奪金,之後則全是港腳撐腰,最後的輝煌是1967年亞洲盃東區足球預賽,在台北市立體育場創造轟動全台的冠軍高潮。
不過在上世紀那70年代以前,台灣本土的足球員也漸漸地冒出來,並且逐漸成為我們國家代表隊的正港國腳,而早在上世紀的50年代末期,從台灣地區曾經挑選出第一批的青年好手,那才算是歷史上從台灣選出的最早代表選手。
一份記載中曾提及1959年時,為了參加1960羅馬奧運會的中華代表隊選拔賽,也從台灣本土挑出一批好手組成了台灣聯隊。不過,發哥經當事人即曾選入當時台灣聯隊的守門員李正輝指正,那時候他們被挑出的這批台灣聯隊,並非去踢奧運代表隊選拔賽,而是為了選拔當時要參加首屆亞青賽的中華隊代表。而羅馬奧運會的中華民國足球代表隊全由香港好手赴會,教練是已故球王李惠堂。
當年最早挑出的那批台灣腳,63年過後,雖然曾經在1992年初當時孫福龍主政中華足協秘書長任內,由發哥策劃歷代老國腳重聚,在中山足球場來場「中華民國男女老國腳尾牙宴暨足球聯誼賽」活動中,當時曾找回來了郭明男、馮康信、戴民強、黃廣榮、魏伯康、陳義雄、蔡洪等人,如今30年又過去了,聯繫更不易,也有多人已過世如林鴻汶等人,三年前發哥只聯繫到當年的龍門李正輝及中衛郭明男兩人重聚再話往事。
如今已80歲的昔日老國腳李正輝指出,那一年為了參加首屆亞青賽,國內當時主管全國足球會務的是空軍總部,在台灣地區挑出一批好手主要從當時很強的威華隊及東南風隊選出,其中威華隊幾乎都是在台的僑生好手,更多的是越南僑生,有詹伯夷、馮康信、戴民強、黃廣榮、魏伯康、吳積活、蔡洪等人,而威華隊唯一非僑生是已故的老國腳林鴻汶。而出自東南風隊的有李正輝、郭明男、汪浩全、陳義雄、廖晉郡,另外還有當時是台大隊的劉鵬圖,官校的廣東人王茀強,教練從香港請來的陳洪光。
李正輝回憶這段往事說,當年挑出了他們這批台灣聯隊是為參加首屆亞青賽卻錯過了,但仍赴馬尼拉與菲律賓選出的代表隊進行比賽。李正輝補述,當年東南風隊的隊長是他的哥哥李正勇,因超齡無法參選,而隊中缺少龍門,特地找來建中守門出身的李正輝,擔任東南風隊的守門員並獲選。
再經郭明男佐證,當年在元月辦台灣聯隊選拔賽,有數百名好手參選,最終由之前的亞運金牌老國腳嚴士鑫及金祿生等選拔委員選出16名代表。早年體育資訊不發達,報紙未必會刊,郭明男說,他們在賽後隔天上午八點收聽中央廣播電台傳播才得知入選消息,聽到了自己的名字當場興奮不已。
這批台灣腳經短暫集訓後,由時任足球龍頭的空軍總司令陳嘉尚授旗出征,在1959年4月11日全隊搭上空軍C46軍用運輸機出征馬尼拉,與菲華聯隊再共組中華青年代表隊。
從郭明男提供的資訊,這批台灣腳組合,除了前面李正輝傳述的是以早年威華及東風隊為主,更細分這批青年好手當時來自幾所北部高校勁旅,像出自建中的詹伯夷、馮康信、黃廣榮、魏伯康、戴民強、蔡洪及廖晉郡,北商的郭明男、汪浩全及陳義雄,台大的劉鵬圖,泰北的李正輝(建中初中部畢業),強恕的王茀強,還有金甌的林鴻汶等。
當年這批台灣腳是針對要參加亞青賽的中華代表而選出,因此全隊出征的制服上,瞧那張郭明男(見上圖)胸前繡有印上國旗的台灣青年足球隊字樣的隊徽,內有印出THE REPUBLIC OF CHINA YOUNG-MAN FOOTBALL TEAM的英文名稱。
郭明男在自傳的文中也寫出,當年這批台灣腳原本全國足球領導單位還準備讓他們參加羅馬奧運會的中華隊選拔賽,但因故仍全由香港華將代表中華民國出席奧運足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