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舒看世界 Chouchou’s Diary】
最近除了一些該做的「人生義務」,就是在靜心、 冥想 、彈古琴 和讀書。
在一位我尊敬的「師兄」(地球年齡其實比我小)帶領下,正在讀兩本書:
莊子和 一個新世界。
前者大家耳熟能詳, 中華文化三大傳統: 「儒釋道」 的道家思想家莊子的哲學;後者則是暢銷書 《當下的力量》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的另一著作。
早年就讀過《當下的力量》,疫情中再跟著師兄讀,雖然斷斷續續,也因為人生的歷練而別有滋味(然,仍舊無法心領神會);如今看到《一個新世界》(A New Earth),當真有石破驚天、醍醐灌頂之感。
我平時讀書就有用不同色筆標註的習慣,如今讀電子書(國外取得中文紙版不易),也照樣彩色標記。
而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只覺得字字珠璣、句句重點,最後幾乎是每一頁都標記、成了「七彩畫布」,著實有趣。
特別好玩(值得紀錄)的是:不知為何,以往總「堅持」一定要讀完一本書後,才開始讀下一本。這兩年來因為不同的讀書會,必須同時讀兩、三本書,竟然發現: 「腦迴路」 似乎因此找到了以往不認識的通道,自動的連結起來,讀書反而讀出一些「靈感」。
在《一個新世界》中,托勒鼓勵我們自問:
我正在做的事,是否讓我感覺到
喜悅、
安逸 和
輕鬆?
因為這三種「情緒」,才是我們的本性,我們最自然的面貌 。
可是因為受到外在世界(包括出身、文化、宗教等等種種人為制約),我們本來的面貌難以再見。
如果想無時無地都能以擁有這三種情緒做為生活的「選擇」,很可能會面臨自己周遭人際關係的衝擊、甚至衝突。
而《莊子》的人間世寓言中,以 「櫟樹 的無用」,指出這正是櫟樹得以避免被人砍伐、而「保全自我」的智慧。
這種 「無用之用 」的哲學,和傳統儒家的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以及如今社會主流思想的 「功成名就」,可說是背道而馳。
而莊子有名的故事 「鼓盆而歌 」(莊子晚年喪妻,在妻子的葬禮前大笑唱歌),更顯示了他對生命本質的透徹:
「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
冒眾人之大不諱,不為「做給別人看而哭」,莊子的「勇氣」思想,既給了人從禮教束縛、和現世的無奈及苦痛中解脫出來的機會;也讓被發達的網路通訊壓縮到幾乎沒有私人空間的現代人(下班後老闆的Line, WhatsApp 等工作訊息炸彈)保有一個喘息和休憩的「心靈桃花源」。
或許是「宇宙一體」的「共時性」,就在我思索反芻手中這兩本書的時刻,南方的天空中出現了一幅難得的景象:
黑雲和白雲相互靠近,中間竟然出現了一塊「空隙」,而這塊空隙讓我能夠看到雲層遮蓋背後的藍天。
雲,是世間的表象。
白雲是喜,烏雲是悲,「悲喜」其實都只是我賦予的「價值」意義;
對於雲朵本身,那只是能量的累積和變化,沒有喜樂悲傷。
烏雲和白雲之間的「空」,其實是我們「看不到」的「實」(科學證明的暗物質);
陰和陽表面是「對立」的兩股力量/能量,實際上卻是「一體」的「平衡」現象、光和影的關係,沒有善,也沒有惡。
所謂「善惡」,最終只存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