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忘了小學、國中、高中與大學的校歌,但始終記得陸軍官校的校歌!」立法委員翁曉玲憶起小時候在黃埔七村的生活,一提到陸軍官校29期生的父親-翁啟雄,這位影響她一生的黃埔軍人,她泛著光彩的眼神中,擁有著一股永遠存在於心底的驕傲與思念。
「我小時候家在高雄鳳山,地點位於陸軍官校旁的黃埔七村。」翁曉玲說,每天早晨前往鄰近的誠正國小上學時,總會聽見官校學生高唱校歌,這幾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她延續至今對黃埔軍校及軍歌的獨特情感。
翁曉玲說,直到她的父親翁啟雄從原本在陸軍官校任教、轉派至中正理工學院(現為國防大學)教書之後,才舉家搬遷北上;但,那段在黃埔七村的記憶,至今仍深深地藏在她的腦海之中。或許是受到父親與黃埔精神的影響,使翁曉玲選擇以法律為職志,期許自己為社會開創公平正義的法律秩序。
翁委員開心的說:「有趣的是,當我從德國慕尼黑大學完成博士學業返台後,我的第一份教職也是在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系教書,真是與軍校單位擁有非常深厚的緣分。」
少年英雄夢,立下從軍志
陸軍官校29期畢業的翁啟雄,他當年在就讀成功高中時,基於嚮往從軍報國、守護家園的英雄夢想,決定在畢業後與高中的好朋友一起投筆從戎報考軍校。在翁曉玲的心中:「無論是對家庭、學校、社會與國家,父親都是很有責任感的人,他希望以一己之力,推動國家未來持續往正向發展。」
在那個年代裡,課業成績表現優異的台灣省籍青年,大多會報考一般大學;而台籍出生的翁啟雄,卻決定從軍報國的情況並不常見。翁啟雄進入官校就學之後,課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後更以陸軍官校第一名畢業。翁曉玲特別分享了一張極具意義的照片說道:「這是先總統蔣公在當年的畢業生中,親自為父親別上第一名的獎章。」
由於成績表現優異,獲得國防部保送出國,翁啟雄以公費生身分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留學取得碩士學位,返台後直接回到母校陸軍官校任職。沒多久,又再次獲得公費保送出國攻讀博士,回國後仍繼續服務軍校,等於一路受到國家的重視與栽培。翁委員指出:「後來父親從陸軍官校轉派至中正理工學院擔任教育長,持續為國軍作育英才,直到54歲時以少將身分退役。」
從軍方到教育界,袍澤情誼多年不減
不過,退休後儘管離開國軍,翁啟雄並未脫離教職育才的角色,而是來到私立勤益工專擔任校長,並經歷了勤益工專創辦人決定把學校捐贈國家,由私立學校轉為國立科技大學的階段,他又成為升格後的第一任校長,卸任後則繼續教書兩年,才正式從教育工作退休。
翁曉玲談到:「從軍中退伍之後,父親依舊經常與部隊袍澤、學弟及學生維持非常好的關係,我們晚輩也常陪同父親和軍中長輩聚餐,直到過世前,每年仍會與從前陸軍官校29期的老同學舉行不定期的聚會。」類似的情誼,同樣也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當初從小一塊長大的眷村朋友們,即使事隔50多年,迄今仍是交情深厚的好友。
她說:「後來,雖然父親因為年紀大了,沒能親自參與陸軍官校校友基金會的運作,但對於這一群積極投入基金會的後輩,他始終給予最大的肯定與支持。」
翁啟雄影響深遠的三大特質
從小到大與父親的相處,讓翁曉玲發覺,她父親多年的軍旅生涯帶給孩子最大的影響,莫過於這三點:責任感、榮譽心及團隊合作。她說,「面對任何事,每個人都要培養責任感,小至對個人負責,才能延伸到能為國家負責;當擁有榮譽心的時候,將會重視一切,凡事達到以身作則、自律自愛,進而為家人爭光、為國家爭光。」
儘管身處在過度強調個人自由主義的現代社會,但是,一個國家社會要向前邁進,絕對不是靠單打獨鬥!她談到:「在那個艱困的年代,眷村中的每一戶家庭都能相互幫助,特別是父親遠赴美國留學期間,由於軍眷無法隨行,母親必須獨力扛起照顧孩子及公婆的責任。」翁委員強調,當時有賴於鄰居間的互助友愛,才能度過最辛苦的歲月,這就是黃埔精神親愛精誠的具體實踐。「親愛精誠的精神,同樣能擴大到國家、社會層面的團結互助。」
翁曉玲特別分享關於她父親的一個小故事,1961年時曾代表軍校前往美國班寧堡接受突擊隊訓練,沒想到那段短期與美方的交流友誼,在50多年後,某一位美方軍校生的孫女竟帶著當年受訓的合照來到台灣,希望能找到照片中合影的台灣軍校學生,其中一位影中人就是翁啟雄。
這代表「親愛精誠」的精神,甚至可以達到跨國界的連結。翁曉玲相信,當全體人民擁有對於國家的認同與共識,形成彼此尊重互信的社會,精益求精提升自我,自然而然願意為國家付出,進而帶動社會國家向前發展,而「親愛精誠」也成為她最重要的人生座右銘之一。
以傳承黃埔為榮,以守衛家國為榮
當黃埔軍校即將邁入百年,在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日子裡,翁曉玲以軍眷身分提到:「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中,黃埔軍校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百年前黃埔軍校的學生投入保家衛國,期間又經歷了八年抗戰,這個國家的維繫,有賴於黃埔軍校歷屆以來師生的奉獻。」
隨著深入探究黃埔先賢的貢獻,每一位心心念念的全是以國家為首要、保衛國家為優先。她強調:「即使父親接受的是遷台後的陸軍官校教育培養,但他依舊秉持著保衛國家為第一使命,國家興亡為己任的重要信念。」
儘管兩岸目前仍互相敵對,但長期維持現狀的和平,反而讓年輕人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和平能為國家帶來安康發展的重要性。這使得她感嘆:「曾經歷過戰亂時代的老一輩黃埔校友們,才能深刻瞭解國家的重要性,明白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意義。」翁委員強調,該怎麼為現今的年輕人建立歷史感,重新認識國家的根本由來,就變成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自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的一百多年歷史中,人們必須去清楚知道,究竟是誰保護了這個社會、民族與國家。翁曉玲指出:「當年,曾有一群英勇的年輕黃埔志士,犧牲自我、貢獻所能來捍衛中華民國,這是一個非常崇高的理念。」百年後的現在,國家依然需要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年輕人挺身而出,一起守護國家。翁委員強調,身為傳承黃埔軍校重要歷史精神的一員,每一位軍校學生都該感到自豪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