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列印技術助力解決塑化劑污染 義守大學醫科系獲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

義守大學醫科系獲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廖健森老師(左)、古源光校長(中)、劉千瑀學生(右)(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南部最大聲/ 記者 曾志豪 高雄 報導

義守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學生以「以第三代定序系統解構3D生物列印型固定化顆粒於塑化劑處理上之降解微生物群落」獲得112年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113年其研究成果更榮獲研究創作獎,在眾多菁英中脫穎而出,得到優異的評選結果,顯示出義守大學在醫學科技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創新潛力。

隨著塑膠製品的廢棄,含有環境荷爾蒙毒性的塑化劑也會隨之進入土壤和水體等生態環境,對生態系統造成長期影響,義大獲得研究創作獎的計畫,旨在利用生物低溫型3D列印技術,為研究團隊先前篩選出的塑化劑分解細菌製作立體支架,提供其所需的生長空間與營養,並有效隔絕外界菌群的干擾,確保這些分解細菌能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有效的進行塑化劑的分解作用。

獲獎學生醫科系大四的劉千瑀表示,此研究不僅採用了創新的3D生物低溫列印技術,還運用了先進的第三代定序系統來分析塑化劑分解前後,分解菌株與環境微生物之間的豐度分析、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物種分類樹等變化,為降解塑化劑技術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科學依據。劉千瑀感謝學校與指導老師廖健森的提攜,發表研究不僅提升了她的專業能力,也讓她有機會深入探索並貢獻於學術界。

義守大學醫科系主任廖健森表示,能夠順利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的申請,已是一項相當不容易的成就;而且能夠獲得如此出色的成績,對於師生而言都是一大肯定。這份豐碩的成果背後,不僅凝聚了申請過程中的動機與挑戰,更是師生們經驗積累的結果,展現了義大學生在理論與實務上的卓越專業能力。義守大學憑藉其全方位綜合型大學的優勢,在執行研究計畫、發表學術期刊論文、申請國內外專利等方面,培育出各領域的研發人才,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心力。學校不僅精準對接臺灣與國際人才的需求,更是成為科技菁英的培育基地。

頭條留言
南部最大聲
南部最大聲https://ssno1.net/
南部最大聲由傳播、科技、多媒體人士組成;整合新媒體與AI,目標成為南部傳遞善能量、新科技、新趨勢網路音量最有影響力的傳媒。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中市單身聯誼「毛小孩」牽線  11對單身民眾連線成...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寵物愛好者量身打造!...

《老闆成長營》啟動!黃敏惠讚許課程結合數位化與永續...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閱讀浪潮」狂襲!「世界閱讀日:+1閱讀浪市...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阿榮律師有話說】高雄雙罷劫兩位領銜人遭法務部調查...

徐尚賢在調查局鳳山辦公室前靜坐後被上銬逮捕&nbs...

吳曼圭、任怡潔參與台南紅白時尚派對活動  藝術結合...

吳曼圭與參展作品「風災後的黎明」(吳曼圭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