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工藝點亮古蹟 走進臺中林氏宗祠體驗光影美學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全臺燈會進入尾聲意猶未盡,臺中市文化局邀請大家,延續燈節喜氣洋洋氛圍,在初春時節走訪臺中市定古蹟林氏宗祠,欣賞閩南傳統建築之美,也可以就近欣賞到臺中市文化資產保存者謝志雲「燈籠工藝」之美。

謝志雲藝師製作燈籠

臺中市文化局表示,傳統燈籠品類豐富多元,在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燈籠製作工藝歷史悠久,是集「竹編、彩繪、裱褙、美工及書法」的綜合藝術。臺中市文化資產處進一步說明,謝志雲藝師熟悉燈籠製作工序及彩繪方式,尤其擅長傘燈(如雨傘一般可以收闔),去(113)年臺中市政府甫登錄「燈籠工藝」為傳統工藝,認定謝志雲為保存者,希望未來可以進行傳習,保存珍貴的傳統燈籠工藝資產。

林氏宗祠第二進之傳統大燈籠

謝志雲藝師於臺中市精武路開設「龍古燈舖」,許多店舖行號、宮廟祠堂,都曾委託他製作大型燈籠,如知名的宮原眼科,日出二個大字彩繪於燈籠上,逢年過節懸掛喜氣倍增,另外臺中市定古蹟林氏宗祠,宗祠內、外之燈籠全面置換後,皆由謝志雲藝師構圖設計、製作,彩繪吉祥圖紋加上古宋體字,燈籠傳統工藝與古蹟場域相互映襯,充分體現文化資產之美。

繪有廟號及各式吉祥圖紋的傳統燈籠

在傳統習俗文化,尤其是在「歲時年節」及「生命禮俗」中,張燈結綵代表喜氣洋洋,因此宮廟祠堂吉慶的祭典裝飾、民家廳埕的婚喪禮儀,燈籠皆有其象徵及寓意,可以説與常民生活及民俗緊密結合。臺中市文化局邀請愛好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的市民朋友,不妨在初春時節,延續新年喜氣,走訪林氏宗祠,感受燈籠傳統工藝與古蹟建築融合的獨特美感與空間氛圍。

臺中林氏宗祠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時至17時(中午12時至13時休息)其餘時間參觀請以電話預約(04)2224-6928。更多臺中市文化資產參觀資訊及導覽預約請至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官網文化資產行旅查詢。(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attractionList?uid=69)。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臺北榮總書畫藝廊開幕 典藏名家墨寶見證醫病情誼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臺北榮民總醫院創院至今...

強化法律知識、守護新住民權益 高雄小港戶政攜手NG...

墨新聞|記者魏思霖/高雄報導為協助新住民瞭解生活中...

方口獅快閃活動今日在蕭如松藝術園區展開

墨新聞|記者姚霞芬/新竹報導新竹縣方口獅快閃活動今...

明華園《雪狐情》大安濱海樂園登場 經典傳藝與海線風...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2025台中市傳統藝...

「愛的助攻」不間斷! 中市單身聯誼暢遊新社古堡共譜...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協助單身民眾尋覓理想...